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献鸠 (献鸠放生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顾传刚 生活经验 2023-04-15 14:02:45 阅读:26

献鸠

献鸠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早期黄老道家重要典籍。 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火,刘向整理《列子》时存者仅为八篇,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献鸠拼音:(xiàn jiū)出处:《列子·说符》寓意: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

简介

■ 献鸠(xiàn jiū)

原文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

★ 鸠:即斑鸠,一种鸟1. 邯郸:地名,春秋时代赵国的都城。2. 元旦:指正月初一。3. 简子:人名,又名赵鞅,春秋时赵国的缔造者。4.放生:把捉到得动物释放。5.过:过失,过错。6.补:弥补,补偿。7.故:原因。8.生:存活。9.示:表示,显示。10.厚:丰厚11.悦:高兴

译文

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那天捉大批斑鸠去献给国君简子。简子很高兴,就重重加以赏赐。有位门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表示我的恩典呀!”门客说:“百姓们知道您要拿斑鸠放生,就都争着抢着去捕捉,这样打死的斑鸠就多得很了。您如果真心要它们好好活着,不如禁止百姓们捕捉;捕了来又把它们放走,这恩典是偿补不了这过失的呀!”简子说:“很对。”

寓意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为别人着想。这很明显地戳穿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性,放生建筑在杀生的基础上,而在逻辑上面又不得不低头承认。

献鸠文化背景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列子·说符篇》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不忍是很多人的常情, 放生作为零星的事件, 在古代各大文明区应该都有。略略读查几本经典, 就发现 “放生” 于先秦中土, 并非仅是罕见个例, 而是一种影响很大的文化, “放生” 高级动物则是一种亚文化、 仁道式理想文化; 《吕氏春秋》 那种纯属实用目的、 不非时杀的不杀幼鸟, 并非仁者提倡的行为。1、 西周祭神以陶俑代替活人, 相对于商代的习惯, 就是对一批人牺的制度性放生。 西周时代人文精神的勃兴是东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和仁及 (高级 ) 生命论的重要前提。2、 《论语》 里孔子云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 相对于陶俑制, 推进了不忍和推爱。3、 《孔子家语》 “五帝德” 章云 “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 “困誓”章云鸟兽避不义之人。清儒多以此书为伪作。 但伪作论只是猜测, 没有实据, 故难成立。而且, 1973 年河北八角廊西汉墓所出 《儒家者言》 , 与 《孔子家语》 大致相同, 可谓其不同版本, 今人多信 《家语》 不伪。4、 春秋时期, 晏子认为, 大仁爱应该推及 (部分 ) 禽兽。《晏子春秋》 杂上第九章云: “景公探雀鷇, 鷇弱, 反之。 晏子闻之, 不待时而入见景公…再拜而贺曰… ‘君探雀鷇, 鷇弱反之, 是长幼也。 吾君仁爱, 曾禽兽之加焉, 而况于人乎! 此圣王之道也。’ ” 西汉刘向的 《说苑》 也有这个故事。鷇为初生之小鸟。景公是性情中人, 因鷇弱而非鷇小而返之, 是出于不忍之心而非出于实用目的。晏子的顺势引导, 也表现了春秋时期贤人的看法: 圣王之道的仁爱, 应该推及 (部分 ) 禽兽。而景公的整体为政如何呢?酷刑广泛、 酷税祸民、 暴虐人民。 孔子所谓 “苛政猛于虎” 讲的就是齐景公。 虽有晏子的缓和,但没有完全改变其暴政性, 以致景公死后不几年, 姜齐就亡于田氏。 周革殷命后, 最大的变国事件就是田氏革姜。 齐景公为政接近于桀纣, 实乃亡国之君。可见, “放生” 来自佛教论, 把先秦中土人们的道德水平整体地降低到桀纣层次, 完全违反中华文明的实际情况。5、 齐宣王对牛的放生事例据 《孟子 · 梁惠王上》 第七章: 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 曰: “牛何之?” 对曰: “将以衅钟。” 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 对曰: “然则废衅钟与? ” 曰: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觳觫即惊恐发抖。这里, 齐宣王对牛, 就是放生。 他后来解释道, 不是爱财, 是出于不忍。 站在齐国这个大国的君主的位置看, 单论财力, 王室的宗教活动可以不在乎几头牛: 故宣王之释可信。或曰: 齐宣王以羊易牛, 博爱不够。 不错。 因此, 孟子在肯定宣王仁心的同时, 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以小易大。其实,先秦仁爱一般都是推爱、 等差之爱 (墨家的博爱也非泛爱众生) : 由亲人推及无辜旁人; 由活人推及***和俑人; 并把生命分出贵贱, 由最贵之人推及某些灵长类生命。这符合人的情感之边际递减性, 现代很多人同情蚂蚁, 但一般不同情蚊子。 齐宣王以羊易牛, 因为在贵贱台阶上, 牛贵于羊; 论推爱, 贵者优先。6、 孟子的 “君子远庖厨” 论《梁惠王上》 孟子对齐宣王曰: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牛,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并云“恩足以及禽兽” 、 “推恩足以保四海” 。7、 “大德曰生” 是先秦的流行思想大德曰生, 论完整关係, 不仅有天地对万物的生育, 还有人对人、 人对其它生命的生育和保护。可见, 在先秦, 放生, 在齐景公 (消极放生 ) 、 齐宣王 (半积极放生 ) 那里都有个例; 而且, 是出于纯粹德心而非功利; 而且, 行为是被讚颂的, 旁边有一种影响很大的文化。 孟子的 “君子远庖厨” 论, 几乎接近佛教的泛爱众生, 只能作为小众的自律理想。 佛家的博爱广度, 儒墨不及; 但儒墨 (晏子可谓墨家之祖)的道德深度, 佛家不及: 佛家的博爱, 似为道德之极, 但佛教倡不杀生多是为免恶报、 积善多是为得偿, 有功利性; 捨身伺虎只是难以複製的传说或误传; 佛家还是有我的, 人的需要之本性决定了佛家博爱的上限, 没有看到以辛勤劳动来饲养众生的佛说及 “墨佛” 流派, 相反是靠施捨养己, 以他人为工具, 也有自私: 大众化宗教的后面是功利。 另外, 至少中土佛教的放生是兼顾功利和灵长, 如放生对象是自然生长的龟、 蛇、 鱼, 而非家养的猪、 鸭。儒墨作为入世学派, 异于佛家的出世性, 不可能实行广泛的放生, 那样一来, 生产难继、 且需安置游牧人群, 人群必恶 (生存压力内卷化 ) ; 但放生据次位时, 有补益, 故讚颂。可见, 中土的放生有不同类型; 若论文化倡导, 道德层次高于天竺的放生。《列子》 所载赵简子对鸠的放生, 正符合正常的推爱範围。据《周礼》 卷三十, “献鸠以养国老” , 当时的鸠乃贵重动物, 且灵性高, 故属于放生範围, 异于鸡鸭蚂蚁。而且他的放生是为示恩,乃功利, 低于孔、 晏所倡, 低于景、 宣所行, 实属平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85306.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