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摄影沙龙 (如龙极2摄影沙龙)

作者:颜延志 生活经验 2023-04-12 03:23:18 阅读:24

摄影术诞生于西方,画意摄影和沙龙摄影均有其相应的历史渊源,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特定的本质内涵。

沙龙、学院派和唯美主义

“沙龙”一词源于法语salon,原意是指建筑中的大厅或客厅,后来引申为招待会,即西方社会的社会名流在家里定期举行的社交聚会1。早期欧洲人们的文化交往只能在教会生活中进行,教士和神甫起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学校、报纸杂誌、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进入17世纪,在贵族有闲阶级中利用聚会交流政治信息、联络社会关係渐渐成为风气,而这种聚会主要是在贵族的家庭客厅举行,也就是在沙龙举行。同时,人们很快发现它也是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最好平台。因此,沙龙一词首先是作为一般传播媒介的聚会场所概念。

基本介绍

中文名:摄影沙龙外文名:salon诞生地区:西方包含:画意摄影和沙龙摄影

基本内容

进入19世纪,出于强调上流活动内容高雅纯粹的需要,沙龙的艺术化及学术化风气也渐趋浓厚,所涉及的话题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原来由政府所主宰的艺术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渐渐被民间的沙龙活动所冲击。于是政府开始藉助沙龙的概念,主办大型的艺术展览活动,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大众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沙龙展原先只是邀请展,到了19世纪后期任何人都可自由送件由评审来挑选。这种评审作品再集体展出的形式一直到21世纪都以各种方式持续进行着。因此,沙龙一词又是指一种特定的艺术展览制度和展览形式。

历史记录

沙龙因官方的介入在形成一种文化态度和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学院派意志。学院派始于16世纪末的义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的功绩在于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而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学院派一方面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要求极为严格,强调题材的规範、技巧的规範和艺术语言的规範并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讲求理智与共性。由于对规範的过分重视,加上本身的顽固不化和反对革新,结果走上了脱离社会生活,缺乏生气的程式化道路。因而学院派意味着严谨和规範,也意味着因循保守。同时,19世纪在欧洲流行的唯美主义2文艺思潮也使沙龙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相应烙印。这样,从画家间的交流场所到对大众开放的美术竞赛,沙龙展的作品风格儘管因参展者不同而有变化,但评审的标準往往以学院派和唯美主义为主流,两者共同催生了所谓的沙龙风格。因此沙龙一词又是指这种特定的美学观念并承袭至今。

摄影沙龙

沙龙与摄影这两个名词的结合是当时社会中上阶层开展摄影活动的产物,除了投资器材设备之外,也集契约好来研讨各种摄影相关知识,这成了现代各种摄影协会或俱乐部的起源。因此,作为一般传播媒介的聚会场所概念,此时的各种摄影协会或俱乐部也就是一种摄影沙龙3,也就是艺术沙龙在摄影界的翻版。世界各地的摄影协会在摄影的发展上均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摄影艺术的提升或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协会成为各种相关资讯及活动的中心。各摄影协会也开始竞相举办仿效沙龙展的摄影比赛及展览活动。由于受到艺术领域合法地位的质疑,19世纪中的摄影展览很少能在正式的画廊举办,公开展示的机会通常是出现在大规模的博览会上。直到1891年,奥地利的维也纳沙龙展览才接纳摄影,并按绘画的标準评选摄影作品。这是第一个按艺术标準而不是按技术标準进行评选的沙龙摄影展览。为了纯洁摄影展览的艺术性,这次沙龙展览不设奖项,避免商业比赛的色彩。两年后,英国连环会借鉴维也纳沙龙突出艺术性的成功尝试,在伦敦着名的达德利画廊(The Dudley Gallery)举办了一系列称为“摄影沙龙”(The Photographic Salon)的展览,这是一项让摄影从组织制度上独立于传统绘画艺术界的关键举措。此后,摄影沙龙作为一种艺术展览制度和展览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国际性影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77432.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