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卧牛城(河北省邢台市别称)

作者:何丽欢 干货分享 2023-04-18 20:45:54 阅读:24

邢台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她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邢台城为春秋时邢侯所建,十六国时期由后赵皇帝石勒扩修,城墙周九里十三步,阔六步,上可卧牛,故俗称卧牛城。北宋时郭进又进行重修,城北有牛尾河,俗呼牛城,明代王守城扩修为城周十三里二十丈,城南有栓牛石,城内有肠街等。古时牛是丰收吉祥的象徵,邢人祖先以牛名城,盖取黄牛勤劳利世的精神以自励。卧牛卧牛,阅历千秋,今逢盛世,壮志当酬。

基本介绍

中文名:卧牛城外文名:wo niu cheng代表城市:邢台古县城所属地区:邢州、顺德府/邢台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桥东区

卧牛城综述

卧牛城是邢台古县城的俗称。清康熙年间《邢台县誌》记载:“城周围九里十三步,厚二丈。隋《图经》谓:石勒所筑,称建平城。沈存中又谓: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俗呼为卧牛城。又传城西有栓牛石,东北有牛尾河,深丈许,阔五尺……”邢台之为城,远在商周。至于何时筑城墙,筑什幺样的墙,记载鲜缺。石勒都邢,大兴土木,规模十分可观,可惜现在只留下一些殿宇名称和追述,而无遗物。城墙也很壮观,说它始建,不如说在原来土城基础上加高加宽。因石勒年号建平,故名建平城。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的郭进是五代末至宋初较有建树的州官,官至西山巡使,曾当过邢州知州。宋初邢州城或建或修,无有资料证实。至于该城是否利用了石勒建平城的基础,沈括也没有说清楚。称城墙为卧牛城的不止邢台,大凡城墙坚磐的,都有“上可卧牛”之说。邢台地区内也不乏其例。如:南宫县旧县城在今北旧城,1478年因水灾东迁三里至今县城。后来就有“旧城卧牛,新城飞凤”之说(见《南宫县誌》)。新河县县城即称卧牛城,又称“蜗牛城”。但是,说邢台县城为卧牛城,却有更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根据。第一,据传说,在原始社会,邢台这儿仅是一片山清水秀、草茂花艳的丰盛沃野,无人居住。一天,夫妇两人携带孩子从此而过,见一黄牛腰肥体壮,和善可掬,面南而卧。于是他们一家决定择此而居。突然间西山发水,洪涛滚滚而来,这一家骑上牛背,以图脱险。不料此时黄牛猛吼一声,水即闻声而止,牛再吼,水即后退。再吼,再退。这是传说中的邢台之始,当然这是神话,也许是有了“卧牛城”之后才产生的口头传说。但这个故事流传之广,足见劳动人民对黄牛的特殊感情。第二,无独有偶,邢台旧城有一组地名,都和这个故事有关。邢台古城南关外,有两个村,东曰东牛角,西曰西牛角,两村平峙,大小相当,为什幺取名牛角?据说因为两村正位牛角之处。南关东岳庙后有牛耳石。两村西北,即今邢台电影院附近,据说原立有一石柱,刨底根深,俗称拴牛橛。原来邢台古城最长的街为肠街(1945年邢台解放后,“肠”改为“长”)。从府署直通北关,又窄又直,长三里,原称肠街,为牛的肠子。长街往东,有条肚子巷,因其位于牛肚子之中,故名。出北关,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小河,支流数股,正如一绺牛尾,故名牛尾河。有趣的是城内原有四个水坑,称牛市水坑、羊市水坑、马市水坑、靛市水坑,人们认为是卧牛的四个蹄印。当然,这四个坑现已填平,而且变成了街巷,但名称仍然留存。如果我们把邢台古城和这一组地名融合成一简略示意图,即正好是一头面南而卧的黄牛。1983牛,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新华路十字路口,建立卧牛大型石雕,作为邢台市的城市标誌,是很有意义的。它深刻的再现了邢台历史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并将激励全市人民任劳任怨,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昌盛而辛勤劳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74787.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