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中子和质子 (中子和质子带什么电)

作者:孟婷儿 生活经验 2023-04-08 14:46:04 阅读:21

中子(n)和质子(p)同为原子核的两个组成粒子(统称为核子),分别由不同的三个夸克构成。其区别是,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在原子核内,通过β衰变(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质子和中子可互相转换:p-->n+β++ν(中微子);n-->p+β-+ν¯(反中微子)。

中子由一个带2/3e正电荷的上夸克和两个带1/3e负电荷的下夸克组成,两种夸克的电荷相互抵消,所以中子不显电性。自由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4g,是电子质量的1838.68倍。 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米数量级。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可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为质子,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半衰期为(10.61±0.16)分。中子自旋为1/2,中子的磁矩为-1.91304275 单位核磁子。标準模型预言中子具有微小、非零的电偶极矩。

质子是氢原子核。由两个带2/3e正电荷的上夸克和一个带1/3e负电荷的下夸克组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约1.6726×10–24g,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15倍。质子自旋为1/2,磁矩为2.7928 单位核磁子。质子半衰期最短为 1035年。迄今为止,质子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不衰变的粒子。但也有理论认为质子可能衰变,只不过其寿命非常长。

基本介绍

中文名:中子和质子外文名: neutron and proton一级学科:物理学二级学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套用领域:国防、核能、生物医学

中子的发现

中子的概念是由卢瑟福(E.Rutherford)提出的,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由查德威克(J.Chadwick)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中证实的。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W.Bothe)和其学生贝克(H.Becker)用镭的α-射线轰击铍原子时,发现射出的不是卢瑟福观察到的穿透力不强的质子,而是一种能穿透几英寸铅板的辐射--铍辐射。1931年,约里奥·居里(F.&I.Jolio Curie)夫妇用强α源进行实验时,发现铍辐射能从石蜡里打出质子。当恰德威克看到约里奥·居里夫妇的研究报告后,立即把铍辐射与他的老师卢瑟福提到的中性粒子结合起来,用实验证明了铍辐射就是有质量的中性粒子,并定名为中子。

中子的特性及套用

由于中子是电中性的,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电中性的中子在物质中不能产生直接的电离作用,无法直接探测,只能通过它与核反应的次级效应来探知。中子的穿透力强,而且对人体有危害,对中子需要进行有效的禁止。中子的电中性使得我们无法以电磁场来加速、减速或束缚它;自由中子仅对磁场有很微弱的作用(因为中子存在磁矩)。中子以聚集态存在于中子星中。太阳系里的中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原子核中。自由中子有着广泛的套用。由于它不带电,中子是研究核反应很好的轰击粒子,即使能量很低,也能引起核反应。中子核反应主要有:①、中子诱发核裂变。某些重核如U俘获中子发生裂变,同时还放出2~3个瞬发中子,并释放很大的裂变能,这种中子的增殖可使裂变反应持续不断进行,形成链式裂变反应,这是获取核能的重要途径。②、中子辐射俘获。中子被核俘获后形成複合核,然后通过放出一个或多个γ光子退激 ,研究γ射线的能谱可以得到複合核能级结构、辐射过程性质的信息,( n,γ )反应对一切稳定核都是重要的,甚至中子能量很低时也能发生,(n,γ) 反应还是生产核燃料 、超铀元素等的重要反应。此外 ,还有中子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中子被核吸收可放出 2个、3 个或多箇中子的( n,2n )、( n ,3n)、( n ,xn)反应;发射带电粒子的(n,X)反应等。中子核反应在研究核结构和核反应机制及核能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74577.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