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广州府 (广州府新安县)

作者:颜延志 干货分享 2023-04-21 03:56:20 阅读:20

广州府

广州府,是明朝在汉地南部广东省的行政区。隶广肇罗道。至清光绪二十四年裁巡抚,寻复。三十一年,仍与粤海关监督、粮道同裁。布政、提学、提法、盐运四司,巡警、劝业二道,广州将军,满洲、汉军副都统,广东水师提督驻。明朝领县十三。康熙中增置花县。领县十四,範围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

南海县(约今之佛山市南海区、禅城区、广州市荔湾区全部、白云区部分、原越秀区西部;县城即广州旧城西半部)、番禺县(约今之广州市原越秀区东部、原东山区全部、番禺区全部、南沙区全部、海珠区部分、白云区部分、天河区部分;县城即广州旧城东半部)、顺德县(约今之佛山市顺德区)、花县(约今之广州市花都区)、东莞县(约今之东莞市)、从化县(约今之从化区)、龙门县(约今之惠州市龙门县)、新宁县(约今之台山市)、增城县(约今之增城区)、香山县(约今之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会县(约今之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三水县(约今之佛山市三水区)、清远县(约今之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宝安县(约今之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共14县。

广州府自明清设立以来,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文教鼎盛,一直处于广东省的领先地位,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广州府外文名称:Guangzhou Fu所属地区:中国华南广东省下辖地区:约今广州/佛山/中山/珠海/香港/澳门/东莞/深圳/江门部分等政府驻地:广州市越秀区地理位置:粤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方言:粤语-广府片/莞宝片/四邑片等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毗邻:肇庆府、韶州府、惠州府历史名人:孙中山、袁崇焕、康有为、梁啓超

史籍记载

“广州府”这一史称,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后因“大总统谕”宣布废除州、府、厅的旧称而停用。清史稿对“广州府”的记载如下:广州府:沖,繁,疲,难。隶广肇罗道。两广总督旧驻肇庆,乾隆十一年徙。光绪二十四年裁巡抚,寻复。三十一年,仍与粤海关监督、粮道同裁。布政、提学、提法、盐运四司,巡警、劝业二道,广州将军,满洲、汉军副都统,广东水师提督驻。明领县十三。康熙中增置花县。广四百二十里,袤五百二十二里。北极高二十三度十一分。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三分。领县十四。有厅三:曰佛山,雍正十一年置;曰前山,乾隆八年置;曰虎门,道光二十五年置。有粤海关,康熙二十四年置。广州商埠,道光二十二年英南京条约订开。南海沖,繁,疲,难。倚。府西偏。粤之山,五岭据其三。北:越秀。西北:灵洲。西南:西樵山。北江自三水入,东南流,东别出为紫洞水,至番禺,合珠江入顺德。西江自三水入,东南过九江,亦入顺德。西北马逕水,首受芦包水,南与三江水会。屈东北流,左合黄洞水,南流溪水自番禺西南注之。南出石门山为石门水,过府治西南,屈东为珠江,入番禺。有九江浦主簿。三江、金利、神安、黄鼎、江浦、五斗口六巡司。西粤汉,西南三佛铁路。番禺沖,繁,难。倚。在城有番、禺二山,县以是名。北:白云。东南:浮练,一名浮莲冈。东南滨海。南有珠江,上承南海石门水,东南流,歧为二,至长洲複合。又东南为波罗江,左合东江,为三江口。又东南,狮子洋合沙湾水入于海。有狮子营。西:永靖营。有慕德、鹿步、沙湾、茭塘四巡司。鱼雷营有船坞在黄埔。番禺、五羊二驿。东广九,西北粤汉铁路。顺德繁,疲,难。府南百里。北:都宁。西:天湖。西北:西淋山。北江自南海入,为河澎海,东南流,屈北为扶闾海,又东叠石海,东别为沙湾水,合珠江。至半江为板沙海,入香山。西江自南海入,东别出为甘竹滩水,与板沙海合,过仰船冈,别出为仰船海,至新会入海。县丞一,治容奇。有紫泥、江村、马宁,又北都宁四巡司。有甘竹商埠,光绪二十三年中英缅甸条约开。花简。府北九十里。康熙二十四年,以番禺县平岭置,析南海县地益之,来属。东北:花山,县以是名。西北:盘古洞,黄洞水出焉,西南流,右纳横潭水、罗洞水,屈南曰泥水,出清远,自西北来注之,又东南入南海。有狮岭、水西二巡司。有粤汉铁路。东莞沖,繁,疲,难。府东南百八十里。南:黄岭。东南:宝山。西南滨海。海中秀山,东西峙若门然,曰虎头门,珠江出其中,又谓之珠江口。有炮台五:曰威远、上横档、下横档、大角、沙角。东江自博罗入,合沥林水、九江水,西过黄家山,南别出为到涌水,会珠江,皆入海。石龙镇,县丞一。京山、缺口、中堂巡司三。铁冈驿一。广九铁路。从化简。府北百三十里。东北:五指山。又十八山,流溪水出焉,南合陈峒水、玉溪,合过县治东南,左纳曲江,右纳黎塘,至番禺入石门。有流溪巡司。石岐驿。龙门简。府东北二百一十里。西:蓝粪山。西北:分水凹山。山西之水汇流溪入北江,山东之水汇西林水入东江。西林水一名九淋水,出西北三角山,合高明、白沙,屈西南,纳群溪水、永清水,入增城为增江。有热水湖在西北。有庙子角巡司,后迁永清墟。新宁疲,难。府西南三百六十里。北:三台。东:百峰山。西南:大隆山。南滨海。海中有上川洲、下川洲。北:长沙河,即恩平江,自开平入,东南流,合南门河,西北合紫霞河,入新会。东南:泥涌河,南合牛角水,至烽火角入海。西:那扶水,亦南至狮子洲入海。又有潭江河,康熙二十六年总督吴在南凿,西引泥涌河,东北达新会崖门,以通舟楫。温泉、醴泉在西南。广海寨,县丞驻。有上川盐巡司。有公益商埠。宁阳铁路。增城简。府东百六十二里。西:云母。西南:南樵。东北:罗浮山。东江自博罗入,西流屈南,至番禺合珠江。增江上流为龙门水,南与派潭水合,又南至三江口,右纳澄溪水,左纳九曲水,过县治东南,分流入东江。绥福水出西北青幽山,亦东南入于东江。有茅田巡司,新塘墟主簿。香山疲,繁,难。府东南二百廿里。北:浮虚。东南:五桂。又濠镜澳山,山突出海中成半岛形,曰澳门。光绪十三年入于葡萄牙。其北濠镜澳关。又西,拱北湾有关。东南滨海。海中有东澳山、九星山,下曰九星洋。又有老万、九澳、横琴、三灶、浪白诸山在海中。西北:板沙海,自顺德入,东南至潭洲。木头海首受仰船水,东南分流入海。古镇海首受西江,亦自顺德入,东南至螺洲,与石岐水合,南出磨刀门入海。前山寨城,县丞驻。黄梁都城,都司、巡检驻。又淇澳、香山、黄圃三巡司。有香洲商埠,宣统元年奏开。新会繁,疲,难。府西南二百三十里。北:黄云、圭峰。东南:崖山,与西南汤瓶嘴山对峙,熊海出其中,曰崖门。南滨海。西江自南海入,为天河海,东屈而南,过猪头山,歧为二:东南出者曰荷塘水,合古镇海东南入香山,又西别为外海水,西南至虎跳门入海;西南出者曰分水江,合潖水,南过江门,注熊海。又西,恩平江自开平入,与潭江合,东北流,为青胆洋,左纳桥亭水,东南合分水江,出崖门入海。江门,县丞驻。潮连、牛肚湾、沙村三巡司。大瓦司,废。蚬冈、东亭二驿。江门商埠,光绪二十八年中英商约订开。有宁阳铁路。三水沖,难。府西北二百七十里。南:昆都。北:龙坡山。北江西南流,至胥江口东别出为芦包水,又西南至四会,合绥江,别为思贤水,会西江。东过县治南,为肄江,至于西南潭入南海。北江自西南潭别出为三江水,与芦包水合,至南海,出石门,其下流为珠江。西有西江,自高要入。青岐水首受绥江,东南过金洲山,亦入南海。西南镇,县丞驻。有胥江、三水二巡司。三水口亦名河口,有商埠,光绪二十三年中英缅甸条约订开。有三水、西南二驿。三佛铁路。清远沖,难。府北三百四十里。西:秦王。东:中宿峡,一名飞来峡。北江自英德入,西南流,潖江水东来注之,曰潖五江口。至县治西南,合政宾江。屈南,右纳山塘水,左纳大燕水,过回岐山,入三水。有回岐、潖江、滨江三巡司。有清远驿,安远废驿。有粤汉铁路。 新安疲,难。府东南二百六十里。康熙六年省入东莞,八年复置。南:杯渡,一名圣山,古谓之屯门山。东南:官富。东北:大鹏山。其南曰老大鹏山,有东涌所城。东、西、南三面滨海。海中有零丁山,其下曰零丁洋。又南,头沱泞、佛堂门、急水门、大屿山、榕树湾等澳。西北:永平河,首受东莞九江水,东南至碧头汛入海。大鹏所,县丞驻。有福永、九龙二巡司。其南:香港岛,道光二十二年割于英。鹹丰十年,又割九龙寨属焉。光绪二十四年,又拓租九龙司属地二百方英里,订九十九年之约,置九龙关榷税。有广九铁路。

历史地理

《广州府》明·解缙等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洪武年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奉命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此书《永乐大典》第1905卷至1907卷,内容为建置沿革、道里、城池、桥樑、关津、坊里、风结形势、户口、田赋、课利、土产、山川、宫室、祠庙、寺观、坛壤、公署、学校、兵防、古蹟、宦迹、人物、文章、题咏、碑刻等门。《广州府部汇考》清·蒋廷锡等蒋廷锡字扬孙、酉君,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领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康熙时,陈梦雷等辑《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年间,蒋廷锡等重辑。此书即摘自《古今图书集成》,内容为广州府建置沿革考、疆域图、疆域考、星野考、山川考、城池考、关梁考、公署考、学校考、户口考、田赋考等。

文化传承

广府话

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广义的广州话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和粤西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狭义的广州话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 广州话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是被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族和疍家等。后秦始皇派兵戍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与百越语言融合的先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粤语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李新魁《广东的方言》)。汉代至唐宋,中原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 广州话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的成分,与国语和其他方言有较大的差异,具有自己特有的语音特点。(1)无浊塞声母,保留古微母m-的读法,古精、知、照三组合流,古晓、溪母合口多读f-,如“欢[fun55]”、“款[fun35]”,古-m、-n、-耷、-p、-t、-k韵尾保留完整,有长短元音a、调构成的一组韵母。(2)声调多达9个:平上去各分阴阳,阴调(来自古清音声母)和阳调(来自古浊音)相配整齐,入声3个,包括阴入(上阴入)、中入(下阴入)、阳入,长元音配中入,短元音配阴入,如“八[pat3]”、“笔[p调t5]”。(3)连读变调不明显,但有丰富的语义变调,如“毛”:毛[mou21]发→发毛[mou55](发霉),“片”[phin33]→[phin35](屎片)。(4)单音节古词较多,如“颈(脖子)”、“望(远望、盼望)”。有些词可能来自古楚语(如“睇[看]”)、古壮侗语(如“谂[想]”);一些複音词的词序与国语不同,如“齐整(整齐)”;有较多外来词,如“波(球)”、“肽(领带)”;有一批特有词,如“嘢”(东西)、“餸”(下饭的菜)、“攞”(拿)、“靓”(漂亮)。(5)语法方面量词可单独与名词构成量名短语,如“名先几靓”;有些状语可后置,如“行先置(先走)”先;先比较句“我大过你(我比你大)”与双宾句“畀支笔佢(给他一支笔)”的词序跟国语不同,一些体貌(如回复体、始续体)也很特别。 广州话在社会交往和改革开放中影响力不可低估,国内和世界都有不少非粤语区的人士学习和使用广州话。广州话是粤语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保存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在语言方面,粤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特点,对古汉语研究意义重大。

风俗习惯

广州西关白事风俗 说到丧葬习俗,也同旧日婚礼一样,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经历了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前的旧广州,民间盛行土葬。年迈花甲之人在临终前,家里人便早早地预先为他们备好了棺木、山地和寿袍。老人去世以后,亲人将其遗体“调头”(头朝屋内,脚向屋门),并盖上红白被绸,家中孝子向亲属报丧,在家中设灵堂,通宵戴孝守灵,这种习俗叫“坐夜”。治丧期间,哀者即在自家门口点上蜡烛,悬挂起写着死者寿数的灯笼(70岁以下用蓝字,以上用红字并加上“福”字),然后以酒菜接待前来哀悼弔唁的亲友,谓之“吃寿饭”。出殡当天,丧者的孝子贤孙们赤脚“担幡买水”,且一路沿途散发“纸钱”,亲朋好友们列成长长的队伍随行送葬。葬事归来要在家中跨“火盆”驱祛邪气。此后,便从丧者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日作一拜祭,直到“七七”。人们一般多在“头七”、“三七”之日请和尚尼姑打斋念经,超度亡灵;“三七”或一年过后,孝子才脱去孝服。他们脱服时用柚叶水洗头,烧掉戴孝用的墨纱等,以示祛邪。

代表人物

参考词条:广府广州府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清朝学者屈大均,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啓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越南华侨

广州府所属各县从海路、陆路通越南相对较近,故广州府人移居越南时间较早,人数较多,但最早为何时、何人,无资料可考。海珠区黄埔村梁氏族谱记载,有梁帝辅(1610~1744)、梁瑞偕(1744~?)、梁业全(1859~1879)死于越南,葬在越南。清末民初,广州府人赴越南谋生日多。祖籍番禺县的邝仲荣、黎巨泰等曾在“新客衙门”(***部门)做义务翻译,为广州府属和粤籍其他人士***越南提供服务。广州府旅越华侨最多时有数十万人,仅花县1986年统计就有97860人。多数聚居西贡、堤岸、河内、海防、归仁、顺化。据1950年法文《印友经济月刊》载,堤岸“广肇帮”华侨占华侨总人数的41.12%。花县新华镇朱村旅居越南华侨有1040人聚居堤岸市六叉路平民村(又称“小朱村”)。根据花县1955年的调查,旅居越南的侨户有4130户,总人数为25880人,其中工人2809户,占总数68%,工商企业、手工业者、小商贩有1280户,占31%,自由职业公务员39户。越南实行排华政策后,大批广州府籍华侨出走逃难。1988年广州市侨情调查统计,移居越南的华侨有39636人。广州府籍华侨侨居越南后,为了生存,自组同乡会,除为邑侨谋福利外,还办学校,较早的有穗城会馆。本世纪30年代中期,由陆信根、吴吉臣、莫伯琪、岑诘廷、刘成、肖标等倡议成立“番禺富善社”,社址设于堤岸市,该社宗旨是协助乡亲寻亲,解决住宿和工作,办理居留手续,并调解纷争,助贫、助医、助学。聚居定祥等南部省份的邑侨,也相继成立“番禺富善社”。后各社又组建番禺同乡会,创办禺山置业公司。1941年,花县旅越华侨由林佩秋、徐赞钊等,发起成立花县同乡会。历届会长是谢创新、毕家何、卢秀杉等。广州府籍华侨还在当地办中国小校,用汉语授课,供子弟上学。据1971年5月统计,仅西贡堤岸就办有开明中学(原名广肇中学),学生1900人;越秀中学(原名穗城学校),学生5000人;复兴国小(原名穗城分校),学生2000人;日新学校(原名广肇学校分校),学生400余人。 越南的广府华侨初时多从事种植、工厂杂工、手工业、工匠等业,后来从事小生意,开杂货店、酒楼餐馆、金饰店、照相店、饼家、肉食店等。二战后,华侨经济发展较快,有的开设出入公司、建筑公司、汽车修理厂、外国企业代理商等。有少数从事医生、牧师、工程师等自由职业。花县华侨毕广润在西贡市经营有一定规模的亚东大酒楼。邓学如于民国初年随父赴越经商,曾被选为***越南西贡、堤岸支部执行委员。徐佑鸿于民国3年随胡汉民回粤讨袁、讨龙(龙济光),后弃官返越经商,常协助乡侨排忧解难。林植威在堤岸开设“冰家酒家”,常主动接待本乡新客,为乡人称颂。从广州赴越南的华侨曾利用文艺活动为越南的解放事业出力。民国26年底,广州市受日军空袭后,从广州逃难去越南的人逐日增多。其中有不少文艺界人士,如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罗品超、楚岫云、郎筠玉、红线女等,他们到越南后曾在堤岸等地演戏。当年各侨社利用侨胞喜爱粤剧、潮剧的机会,纷纷组织各种团体,如“星海歌咏队”、“新侨剧团”、“彭湃读书会”、“妇女互励社”等;还集资开办“亚新书店”和“大众流动图书供应社”,华侨的工会组织也创办《中华报》,介绍中国内部情况和当地华侨的情况。民国35年下半年,许实、何芷、杨行、彭思、陈东明、古子坚等文化人移居堤岸市,参加新闻界、戏剧界的各种活动,与亚新书店合作引进中国的图书读物、歌曲、剧本;剧团上演进步节目,还深入到学校去辅导学生学习中国话剧。 注:广州府与广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清朝中叶的广州府包括今广州市、佛山市除高明区外的全部、东市、深圳市西部、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新会区和台山市、香港和澳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73574.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