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广东省实中学 (广东省实中学招生办 *** )

作者:赵颂鸣 生活经验 2023-04-02 00:21:21 阅读:26

广东省实中学

广东省实中学(“省实”),是“广东实验中学”的简称。广东实验中学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省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创办于清朝末年。挂属于“广东实验中学”的有国中本部、高中本部及四所分校。四所分校分别为“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白云实验学校(白云省实)。

广东省实中学 (广东省实中学招生办电话)

基本介绍

中文名:广东省实中学简称:省实中学校训:爱国、团结、求实、创新创办时间:1888年类别:实验中学现任校长:全汉炎 知名校友:邓锡铭、黄耀祥、范海福、蔡睿贤所属地区:广东省主要奖项: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範性高中初评

学校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别称省实)国中校区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北朝"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东农***动讲习所"旧址和广州图书馆,南倚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图书馆和鲁迅纪念馆。高中校区建于2004年8月,坐落在广州花地湾省实路,占地188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如要了解更多具体的信息请移步词条“广东实验中学”或者贴吧“广东实验中学吧”。

发展简史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史可上溯至明末科举贡院,1888年为广东格致学堂,清末为两广优级师範学堂附中,民国时期是中山大学附中,解放后为华南师院附中、华南师院附中广州分校等,1987年正式命名为广东实验中学。这所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学府,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毛泽东同志曾在平山堂做《农工政策》的演讲;鲁迅先生也做过"人格与学识"、"救人与救国"两场报告;林基路等39位校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广东学生爱国联盟"的主要发源地和活动场所。建校以来,广东实验中学共培养了七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前身始于 1888年设立的广东格致学堂,距今已一百一十多年。历代 省实人秉承“爱国、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 建校以来 ,培养了包括邓锡铭、黄耀祥、范海福、蔡睿贤、姜伯驹、岑可法、钟南山等院士在内的万千优秀学子。 1999年以来,中考高考年年出“状元”, 中考、高考各科平均分稳居广州市前列,高考升学率近100%,先后有21人次成为高考总分和单科“状元”,高分人数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多年来一直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5年还荣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第一名。

师资队伍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292人,其中: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75人,一级教师110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21人。学校名师荟萃,教师敬岗乐业、为人师表的他们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学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与时俱进、实验创新。近五年来有20多位老师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他们不仅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是科研学术研究的骨干力量。广东实验中学近几年高考年年出状元,高考升学率达100%,其中,升重点大学的比例接近80% 。2004学年学校在全国、国际间乃至世界性的各类比赛竞赛***获得16枚金牌(第一),其中,世界级金牌3枚,国际间金牌4枚,国家级金牌9枚,还获得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还获得众多省市级奖项。正处于展式扩张和跃式发展期的广东实验中学,将遵循学生以教师为尊,教师以学生为友,学校以师生髮展为使命的发展基调,以崇尚卓越,追求一流为发展的信条,以公办为主、公办民办相互协调为发展体制,把学校办成涵盖国小、国中、高中三大阶段,实现一校多区的发展格局,凸显实验性、创新性、示範性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成全国示範性学校和国际知名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 330人,其***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90人、一级教师160人、硕士研究生60人、研究生课程班30人、国家级、省级骨干培训班60人。目前学校 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发展格局,国中校区 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高中校区位于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省实路 1号,占地188亩,建筑面积 78000平方米 。高中校区已于 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範性高中初评。

办学特色

广东实验中学 一直 致力于教育实验和教学改革,在教材教法试验、答案评价改革等方面,大胆实践,成绩显着,凸现了“实验性、创新性、示範性”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北京 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範学校、 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範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连续 11届广东省直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 。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全校师生员工又积极投身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相信,延续着 100多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积澱着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的广东实验中学,将 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凭着崭新的教育理念,上下同心,一鼓作气,跃式发展,跨越腾飞。

校徽

校歌

历任领导

校 名 校长(校主任)书记 副校长(校副主任)广东大学附中 熊锐(1925)由中山师範学院教育系教授兼校主任(1926-1934年缺资料待补)省立中山中学国立中山大学附中省立中山中学 陈济棠(1935秋-1936上) 居励今(1935-1936)刘克平(1935-1936国中部)中山大学附中 居励今(1936-1938)温盛湘(党支部书记1937.9)王炎光(党支部书记1937 .11)卢振英(1938初)张瑞矩(1938-1938.10)陈柏如(党支部书记1938.8)张文昌(1941-1942)谭祖荫、段铮(1943-1944)司徒汉贤(1944-1946)萧锡三(1946-1947)张嘉谋(1947-1949)陈一百(1947-1949.10)黄杏文(1949-1952)华南师院附中 黄杏文(1952-1955)(兼支书1954-1955) 岑学乾(1952-1955)岑学乾(1955-1957) 王屏山(1955-1957)王延青(1956-1957)王屏山(兼支部书记1957-1960) 虞肯堂(1958-1960)广东科技学院附中 陈焕若(兼支部书记1960-1961)广东实验学校 梁嘉(名誉校长1960-1962) 雷英(1960-1962国小部)张洁芬、李庆余、刘莲(1960-1962先后任校长)华南师院附中 杨兆源(代校长1961-1962) 广东实验学校 刘莲(兼支部书记1962-1968) 杨兆源(1962-1968)雷英(1962-1968国小部)刘筱(1964-1968国小部)广州市六十中 黄贵和、伊政治(政委)陈进修、林忠诚(政委)王彭、方炳辉(1968-1978,4人先后任革委会主任)蔡丽英(1978.3-1978.11)余敬奎(党支部书记1978.3-11)广东实验学校 刘莲(兼支部书记1978-1984) 张雪馨(1978-1984)蔡丽英(1978-1984)余敬奎(1978-1984)钟敏恆(1982-1984)郑启植(1984-1988) 陈炎(1984-1988)蔡丽英(党支部书记) 冯思义(1984-1988)钟敏恆(1984-1988)广东实验中学 冯思义(1988-1998) 陈千湛(1988-1993)蔡丽英(党支部书记1988-1992) 刘德煌(1988-1996)杨海新(党支部书记1992-1996) 杨海新(1993-1998)禤锦科(1993-1998)禤锦科(1998-2003) 陈树本(1998-2003)左春华(党委书记1996-2003) 朱子平(1998-2003)广东实验中学 郑炽钦(2003-) 左春华(2003-)左春华(党委书记2003-) 李夏萍(2003-)郭志坚(2003-2006.9) 李子良(2007-)黄建伟(2007-)

光辉历程

广东实验中学的前身始于 1888年设立的广东格致学堂,后改为两广优级师範学堂附中、附小(1910年)。1952年由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合併成为华南师院附中。1960年华南师院附中(广州)先后易名为广东实验学校、广州市六十中等,1987年定名为广东实验中学。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广东大学(后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校决定将该年定为建校元年。附中学生经常出现在广州学生运动的前列,成为运动的中坚力量。1925年五卅运动后,***旅欧总支成员熊锐回国,出任广东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在青少年中大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影响深远。“新学生社”首先在校内建立支部小组,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 的口号。继而成立了共青团支部。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附中团支书袁德韵及学生李福润、陈国瑞、胡炳基等被囚于南石头监狱,熊锐惨遭杀害,共青团员何鸿柱英勇牺牲。1931年“九.一八”后,附中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走上街头,和愤怒的民众一道查焚永汉路的日货时,***当局镇压,酿成震动全国的“双十惨案”。1935年在北平“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下,广州学生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爱国斗争,附中学生四次汇入***洪流。1936年秋,***广州地方组织恢复活动,附***有学生30余人加入党的地下组织,成立了党的支部。并编辑出版了不定期刊物《游击队》。“中大附中青年抗日先锋队”成立于1937年12月26日,是全省成立最早的抗先队基层组织。 1942年秋,附中复办于坪石镇。1944年夏秋,日寇侵犯坪石,大学部的***党员和进步同学200余人,分批前往东江,参加抗日人民武装东江纵队。其中有附中学生12名。陆兴焰老师及褚兆北同学则在坪石撤退中遭日寇杀害。抗日战争胜利,附中回迁广州后,附中学生积极参加了1946年的“一.三0”爱国民主******;1947年的“一.七”反对美军暴行的******及“五.三十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附中同学一直出现在广州中学生队伍的最前列。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附***有进步学生30余人参军参战,地下学联成员发展至39人,约占学生人数的8%。自1924年建校至1949年不完全的统计,附中师生共有16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光荣牺牲,他们是:1925年至1927年任附中主任的着名共产党人熊锐,共青团员何鸿柱;1934年8月牺牲的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的六烈士中的温盛刚、凌伯 、赖 仿、郑挺秀、谭国标;1934年牺牲于新疆的林基路;1941年10月在东莞县绒旗墩被反动派逮捕而牺牲的陈柏昌;1944年7月26日牺牲于番禺植地庄战斗的卫国 、黎腾;1945年9月牺牲于始兴的洪佩兰(女),1948年9月牺牲于广宁战斗的陈文宗;1949年7月牺牲于东莞县经口村的关汉芝;1949年7月牺牲于广州市郊九佛的崔佳权。附中职员黄凡元1946年参军后,不久即在西江地区怀集战斗中英勇牺牲,48届学生邓荔 (地下学联成员)1950年参加中山县支前工作时因公殉职,被追认为烈士。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记载在附中的校史上。***广东地方组织中的一些着名政治活动家和青年运动领导人,都曾在附中度过他们的青年时代,如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现龄106岁的谭天度同志,东江纵队参谋长周伯明以及省市的青运领导人吴华等。历史上的附中校园,也见证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1925年8月,毛泽东曾到附中演讲《工农政策》;大操场上聚集过参加“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队伍;解放战争时期,还成为广州历次学生运动的集结所。热爱祖国,关心政治,钻研科学,追求真理,成为附中的传统。广东实验中学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风尚的学校。

名校友

“为祖国多贡献,为母校增光彩”的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工程院院士的七位校友:蔡睿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海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岑可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 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锡铭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耀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博士后:宋烈昌博士后范汕洄博士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72631.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