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羚锐制药公司简介 (羚锐制药主要产品)

作者:邱意侬 生活经验 2023-04-21 04:12:24 阅读:22

羚锐制药(600285)股票行情

羚锐制药(600285)基本信息面分析

产品业务

公司以中成药制造和销售为核心,业务涵盖药品的研发、中药材种植、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大健康等领域。

经营模式

公司目前生产、销售金额较大的产品主要是口服剂和贴膏剂产品,口服剂产品由信阳分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信阳分公司属于单独核算的非法人单位;贴膏剂产品由贴膏剂事业部负责生产和销售。

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传统中药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是我国橡胶膏剂药业中的首家上市企业和国内规模最大的橡胶膏剂生产商之一,在橡胶膏剂产品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优势

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设有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专业的药物研究院,有技术人员259人。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研究力量比较雄厚,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公司拥有多项专利,5项中药保护品种。2008年公司新型热熔胶橡胶膏剂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优势: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都将继续推动医药市场较快增长。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具有强大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优势。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临床功效,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大健康类产品,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产品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产品运作战略,拥有橡胶膏剂、贴剂、片剂、胶囊剂、酊剂、软膏剂等十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作为一家专注于贴膏剂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膏剂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独家品种通络祛痛膏等二十种药品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参芪降糖胶囊、结石康胶囊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等46个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2017年版)》;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等多种药品为中药保护品种。公司产品资源丰富、结构合理,主导产品优势明显,保障了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品牌优势:“羚锐”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橡胶膏剂药业中首件驰名商标。公司多年秉承“有关爱,没疼痛”的品牌内涵,实施品牌创新驱动战略,品牌市场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被业界誉为“中国橡胶膏剂药业第一品牌”。羚锐制药连续多届荣获“健康中国?品牌榜”上榜品牌,知名产品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荣登“2016健康中国?中国药品品牌榜”。
(四)技术优势: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设有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药物研究院和美国药物研发中心。公司与多家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研究实力比较雄厚,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积极研究和推广应用关键共用技术,先后开发和应用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五)营销优势:公司经过近几年在营销方面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已经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公司在现有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营销、体验式营销,重视营销终端战略,与大客户实施战略合作,加强与县域连锁深度合作,大力开发诊所和社区医院渠道,产品已覆盖全国各地。

竞争对手

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专利/经营权

“羚锐”商标

核心风险

外延并购进展不及预期、诊所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投资逻辑

公司是透皮贴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内生外延并重。

消费群体

医疗机构、医药商业公司、药店

行业政策法规

2013年3月13日,国家卫生部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羚锐制药及下属子公司拥有的通络祛痛膏、参芪降糖胶囊、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银翘解毒片、八珍益母丸、天王补心丸、杞菊地黄丸、安宫牛黄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昔洛韦乳膏等20个品种被列入该目录中,其中通络祛痛膏为独家品种。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立足于中药行业,抢抓“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新机遇,发挥公司在品牌、文化、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强化公司在外用贴剂及骨科药品等领域的优势,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确保经营质量;做好风险防控,保证资产质量;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抓好服务质量;严格落实生产标准,牢牢把控产品质量,总体实现公司稳健、持续地发展。

公司日常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贴膏剂事业部以提升营销业绩为核心,推进产销深度融合。销售部门积极应对医药市场变化,深化营销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与各级客户的沟通;加强客户和货款、铺货管理,密切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通过体验式产品推广活动深度开发市场;
报告期内,信阳分公司加快推进营销模式转型,加大诊所开发和连锁店服务营销两种销售模式的推广力度,开展高密度产品知识培训及服务营销活动,引导诊所经营模式转型,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口服药生产基地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自动控制措施在高产能生产线上充分运用。同时,清洁生产在制剂生产全过程得到贯通,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和工艺水平,改善了生产环境,提升了产品质量。
报告期内,芬太尼事业部全力做好市场营销工作。通过宣传,大力开展学术营销活动,逐步扩大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知名度。积极补充销售队伍,强化渠道跟踪管理,开拓公司在***品领域的新市场。同时,充分利用透皮贴剂产品研发平台,进行鼻爽贴、晕车贴等健康产品开发,并完成了运动机能贴产品的研发工作,丰富了公司医疗器械类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事业部顺利完成组织机构整合、设备改造、丰富产品线等工作。持续进行工艺优化和产品开发,丰富了公司大健康产品的品类;加快销售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营销策略;借力电商平台,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品牌渗透和产品销售,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信心。
报告期内,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顺利完成,向6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56,886,224股股票,已于2016年5月5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登记托管手续。本次非公开发行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丹玉通脉颗粒药品补充申请批件,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独家产品通络祛痛膏获批中药保护品种,将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报告期内,年产100亿贴膏剂产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从环保、节能、自动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项目土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

公司经营计划

1、向管理要效益,精简开支。内部管理上以“精简”为主线,从前期、从源头控制成本,加强采购管理,努力化解物料价格上涨给公司带来的成本压力,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将以事件和人为对象。
2、重点抓好百亿贴项目建设,做好老厂易地搬迁工作。协调各方资源,加快建设进度,保证项目安全、快速、优质建成投产。同时做好搬迁前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以及搬迁后资产处置工作。
3、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以“助力变革,服务业务”为人力资源工作主题,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探索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注重科技人才、专业营销人才、技术工人的培养,更加人性化地管理员工队伍。完善并加强考核体系建设,通过考核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和业绩。
4、加强营销资源整合。围绕“定目标、立规矩、强执行”营销战略,大力推广“体验式营销”,整合公司各类产品营销资源,打造开放型销售平台,实现贴膏剂OTC市场优势和口服药诊所开发优势互补,各代理商优势资源跨界融合,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网络销售模式,不断挖掘现有营销潜力。同时,公司还将积极尝试电商营销模式,寻找优秀运营商,实施强强联合,共同做大羚锐电商业务。
5、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今后公司加大安全生产指标的考核权重,确保公司生产安全。
6、深化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健康用品、保健食品、养身食品等产业。
7、探索打造羚锐运动品牌。以羚锐运动机能贴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体育运动市场的特点、渠道、模式和准入等,尽快将运动机能贴投向市场,拓市场、创品牌,并探索公司止痛类外用制剂产品在这一渠道的推广。

股东回报规划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1-2023)股东回报规划: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并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公司在当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为正值、现金流充裕,且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的前提下,在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在未来三年,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发生,公司每年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每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

股权激励

羚锐制药2021年6月23日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拟向185名激励对象授予1381.4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4.78元/股。本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满一年后分三期解锁,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30%。主要解锁条件为: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4%、65.6%。

增发股份

羚锐制药2015年4月23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8.41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5945.3030万股股份,募集资金5亿元,拟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62089.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