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吉安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视频)

作者:宋圣斌 生活经验 2023-04-24 04:55:28 阅读:22

旧称“三角班”、“花鼓班”、“花鼓灯”,流行于吉安市和吉水、永丰、峡江、新干、泰和、安福、遂川、万安等县,还流传于抚州、赣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

由旧称可知,其起源于花鼓戏和三角班。前者吸收本地三角班和赣南采茶戏的剧目、曲调,由灯彩表演转变而成。清初,赣南采茶戏由遂川、宁都等地传入吉安、永丰一带,三角班初步成形。清末,宜黄三角班与赣南采茶戏、花鼓灯三者合一,形成了吉安采茶戏。

剧目中有旦、丑合演的小戏,也有生、旦、丑合演的整本大戏,其中以矮桩戏(也称“裙子戏”)的表演最具特色。丑角身着齐膝短裙,坐矮桩,走矮子步,具体又分高桩、中桩、低桩三种情况。小生、小旦则以折扇作为道具,来与多种身段相互配合,称“扇子花”、“扇子功”,间或在表演时穿插杂耍来吸引观众。这其中也有吉安戏、湘剧、京剧、新余花鼓戏的影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安地区的民间文艺创作中,许多红色歌谣和红色戏剧都借用了吉安采茶戏的曲调,如《大放马》、《志愿当红军》、《送哥哥上前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补背褡》、《秧麦》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还进行了《家庭夜战队》、《春风万里》、《两头肥猪》等现代剧目的创作与演出,在创制上仍保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40607.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