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冀东地秧歌 (冀东地秧歌特点)

作者:殳依薇 干货分享 2023-04-27 05:27:39 阅读:30

汉族民间舞蹈,流传在河北东部的唐山农村。其来源有许多传说,比较集中的说法是兴于元代。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民国期间,以周国宝、周国珍、鲁风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艺人又把地秧歌推向一个高峰。现在当地人们心目中,“闹秧歌”是吉祥的象征,“秧歌迷”是对人的一种美称。在许多地方,只要唢呐一响,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扭动起来。

地秧歌表演形式分过街和打场两种。过街表演时,由一丑角在队前打场,其他表演者在后相随,合着唢呐边走边扭,互相穿插。当秧歌队到达放鞭炮、摆喜桌(桌上摆有烟、酒、糖、点心、茶水)的地点,或同别的秧歌队相遇要打对台时,即进行“打场”表演:先是变换队形,摆花样如“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畜兴旺”、“十全十美”等,待把观众吸引过来之后,就开始上“出子演歌”,也就是打场秧歌。打场秧歌的情节有的来自戏曲,如《小姑贤》、《白蛇传》、《杨八姐游春》等,有的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小老妈》、《二女夺夫》、《刘云打母》等,还有的反映人们的劳动方式,如富有生活情趣的《摸鱼》、《打柴》、《扑蝶》等。

冀东地秧歌(刘迅涛摄)

冀东地秧歌的角色行当基本上可概括为丑、妞、扌汇、生四大类。其中丑、扌汇、生又有文武之分。所谓文就是表演时比较含蓄,而武则比较火爆。

丑是地秧歌中的核心角色。因为没有丑就没有“逗”,其特点是:应变快,招数多,浑身是戏最灵活,翻、转、钻、闪满场飞,逗得小妞无处躲。

妞又称“包头”(类似戏曲中的花旦),一般都是扮成俊姑娘或小媳妇(有的女扮女,有的男扮女),其特点是:稳中怯、柔中俏,扇花飞舞围身绕,双臂摆动娇又媚,好似葫芦蔓儿飘。

扌汇就是丑婆(类似戏曲中的彩旦,大多由女扮,也有男性扮演丑婆的)。文扌汇持团扇和烟袋,武扌汇持棒槌,其特点是:抖扇摆脸碎步颠,哪有逗就往哪里钻,穿针引线哈哈笑,双臂一横把脸翻。

生俗称公子(类似戏曲的小生)。其特点是:酸溜溜、文绉绉、八字步儿倒背手,一走三颤晃脑袋,眼神盯着扌汇和妞。

地秧歌的舞蹈动作强调全身各部位的有机配合,它主要由肩、胯、膝、腕四个部位的动律形态,整体地体现出独特的味道。

地秧歌肩的运动最灵活、最鲜明,不论是“端肩”、“抖肩”、“绕肩”、“错肩”,都是内心独白的显现。胯的动作和变化也非常丰富生动,无论“提胯”、“坐胯”、“转胯”、“绕胯”、“错胯”,都不是外在的单一的运动,不仅使舞蹈造型具有曲线美、流动感,而且富有地秧歌独特的韵律感。地秧歌膝部屈伸运动是通过脚掌为支撑点和原发力的一种强迫向上、跳跃性的弹性起伏,这是地秧歌最基本的动律。扇花在地秧歌舞蹈中形成的特有风采令人眼花缭乱,其多变和难度之大在汉族民间舞蹈中是佼佼者。

唐山大杆唢呐是其主要伴奏乐器,常用的曲牌有〔句句双〕、〔柳青娘〕等。虽然乐器比较单一(配以大鼓、铙、钹),但它的能量很大,唢呐一吹,秧歌一扭,乐中有舞,舞中有乐,深受群众欢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6739.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