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吴道子最著名的画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

作者:赵颂鸣 干货分享 2023-04-26 12:54:41 阅读:26

吴道子的画有什么特点?

主要是对线的运用比较好,所谓的“吴带当风”,就是说吴道子的画,给人以很强的舒展的感觉,所绘的人物的衣服的褶皱,有被风吹起来的感觉,飘飘若仙,给人以很美的感受。

吴道子最著名的画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

一、人物造型方面吴道子的绘画善于塑造寓于特征、令人震撼的艺术形象,人物造型形象真实生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1.重视眼神描写。据说长安菩提寺大殿内有吴道子画的维摩变,其中舍利佛描绘出转目视人的效果。在赵竟公寺画的执炉天女,能“窃眸欲语”,这种八面生动的面面观形象,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挖掘,对各种人物性格的细致观察,否则就不能达到高度的艺术概括。2.想象丰富,重视夸张手法。吴道子在抓住自然界形象的基础上,用主观感情加以熔炼,用夸张手法创造形式。张彦远称其画人物“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流传其摹本的《天王送子图》中天王力士的脸部、四肢都做了明显的夸张,在人体结构的关键部分,几乎达到了特写的方法,但并无歪曲整体结构,这种合理的夸张,完全是为了创造生动活泼的形象,赋予其真实的感情。3.人物造型上不搞公式化。在他著名的绘画作品《地狱变相图》中“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旁之像,而变状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画面中并未描绘任何恐怖的事物,但却使人如亲临其境,情绪上受到极大震撼。他善于塑造富于特征和易引起人们直觉震撼的艺术形象。

二、用笔与用线造型方面 1.用线造型。宋代画家米芾研究其绘画,称其画“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润折算,方圆凹凸”。他继承了魏晋绘画艺术成就,特别是发展了张僧繇的疏体,吸收了外来绘画的营养,一变前代的铁线描,从早年行笔差细变为具有鲜明节奏和丰富表现力的莼菜条,成功地画出了高低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施笔绝纵,皆磊落有逸势”,产生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强调笔墨线条的功能和力度,一变灿烂绚丽的施色为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称“吴装”,即“兰叶描”。其传世的《天王送子图》所采用的不太繁杂、轻重顿挫、富于韵律似的线条,有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 2.线条与用笔的关系。在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中,改变了顾、陆以来的巧密细润的绘画作风,直接吸收两汉以来的民间绘画传统,去其粗犷简单作风,一方面提高了线型在画面上组织物象的基本结构功能,解决了线”“面”矛盾、“透视”与“角度”、物体明暗面处理的矛盾;另一方面,丰富了线的美感,重视线的速度与力量,利用兰叶描线条加粗加厚的特点,用线的组织规律表现物体凹凸面、阴阳面,表现人物衣纹的高、深、斜、卷、折、飘举的复杂变化,呈现飘逸、柔软之感。这种绘画形式达到了“利笔挥扫,势若旋风”,能敏锐地表现出事物的立体造型,更好地表现了对象的精神面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了线的生命力,成为后世“白描”之先驱。

三、着色方面宋代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录》中谈到吴道子在设色上“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 元汤在《画鉴》中称“其傅彩也,于焦墨痕中薄施微染,自然超出绢素,世谓之吴装”。这里所说的“设色简淡”是指两汉以来民间绘画的传统,“薄施微染”也是在展子虔、阎立本以色浑开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在绘画设色浓艳的盛唐时代,他的这种简淡傅彩的绘画风格自然显得格外新奇出众,使线的造型表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四、山水画方面的成就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称其“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 吴道子不仅善画道释人物,在山水画上的贡献也很大。吴道子多次入蜀,尽享川蜀美丽的风光,启发吴道子在山水画上作了大胆的尝试,他放纵行笔,如雷电行走之迹,取得一些成就。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他这个时期“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可见,这期间的经历,关系到他一生的绘画风格。吴道子在大同殿与李思训同画千里嘉陵江山水,李思训“累月方毕”,吴道子“一日而就”,显然,青绿山水没有这样快的速度。他“笔不周而意周”的疏笔以及流畅的线条,与李思训工整巧密的山水画相比,更显异常突出,是水墨大写意画法的初露端倪。这种“山水之体”是一种笔简意远的“疏体”,有“逸写”的感觉。故有“山水之变始于吴,而成于李”之说。后来的水墨山水画家王维“敛吴生之锋,洗李氏之习”,成为山水画南宗之祖。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的作品,也被看作是“踪似吴生”。所以,吴道子确立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形式,是写意山水画的先驱,其影响不在人物画之下。是指吴道子开创了水墨山水和写意新风,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采用单线勾勒然后着色的画风,他的山水画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五、巨大的创作热情他的作品数量众多,创作的佛教与道教题材的壁画达三百余幅之多,北宋《宣和画谱》上记录他画的佛、菩萨、天王像、道教神像达92幅。《送子天王图》(宋代摹本)虽不能确认为是他的真迹,但它采用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兰叶描”表现物象“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产生“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吴道子的绘画,以强有力的夸张手法与生动形象,形成了对中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画派,使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展开了新的一页,对我国民间绘画艺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绘画艺术标志着外来画风的结束,新的民族绘画风格――“吴家样”的确立。

文之韩退之(韩愈),书之颜鲁公(颜真卿)画之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所以说“画圣”这一称谓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画圣吴道子如何能在画坛封神?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人物画,在唐代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必定会有一批伟大的艺术家,在整个唐代比较有名气的人物画家主要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那么问题来了,画圣吴道子如何能在画坛封神的?

画圣吴道子

简单介绍一下吴道子(686—759)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人,因画名远扬而被唐玄宗召入宫,值得注意的是吴道子在绘画之前,跟“草圣”张旭学习过书法,但是吴道子的绘画成就要高于书法成就,我们都知道,国画是最难学精的,然而,吴道子在20多岁时,就已经是一名颇有名气的画师了,

吴道子擅长于创作道释人物壁画,画史记载当时两京地区的寺观留有大量吴道子的宗教壁画,在他70余年的生活中,卓绝的创作能力为后世累积了不少艺术财富,其中,现今流传的摹本中,《天王送子图》尤为受人关注,可以这么说,这幅画决定了吴道子在画坛的地位,到底这幅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天王送子图》是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而作,描绘释迦牟尼诞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母亲抱着他去朝拜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图画前段描绘天王按膝端坐,神态威严地怒视着奔来的神兽,一位武士用力拉住绳索,天王身旁的武将则手按剑鞘,以防不测,其后的女侍、女臣磨墨执笏秉笔,记录此事,

《天王送子图》

图画的后段,捧着婴儿的净饭王和王后均小心翼翼,以此表达出他们对未来佛祖的尊敬,足见佛法之威严,画面一张一弛,融激烈与平和、天上与人间、怪异与常态、高贵与卑微于一卷,对比映衬又处处交相融合,此卷为墨笔勾画的白描图,用线多变化,但轻重顿挫,塑造出“八面如塑”的立体感。综上所述,从画作的内容来看,《天王送子图》极度迎合了,唐代时期人们对佛教的敬仰态度,而吴道子画作的用笔是独到,画风独成一家,极大满足当时人们的传统审美,画作传统文化底蕴浓厚,这就是画圣吴道子能在画坛封神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5327.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