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在线学习 > 正文

蝌蚪卵一生变化过程图 (蝌蚪卵变化过程)

作者:可雅芊 在线学习 2023-04-07 06:50:33 阅读:21

蝌蚪卵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长大的?

蝌蚪是蛙、蟾蜍的幼体,一般生活中所指的蝌蚪都是青蛙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要从蝌蚪卵变成一只合格健康的小青蛙,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如图1就是蝌蚪卵

也就是青蛙或者是蛤蟆交配产生的受精卵,通常漂浮在水里或者聚集在小水洼之中,往往呈团块状或者带状。

等蝌蚪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之后,会变成蝌蚪,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蝌蚪头大大的,一个小尾巴,黑不溜秋的(图二)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

对了,所谓小蝌蚪找妈妈是不科学的,小蝌蚪根本不可能找妈妈。

我们知道两栖动物通常都是变态生长,所谓变态生长,举个例子就是与我们人不同,我们人小时候跟长大了,虽然长相有所差异,但终归还是从一个小孩变成大人。而青蛙它从小时候是蝌蚪变成了青蛙,差异非常大,所以这叫变态生长。

蝌蚪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之后会变成幼蛙(图三)此时也就是蝌蚪的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

这个时候就是半蝌蚪半青蛙的状态,有尾巴,但是也有腿。长得有点丑,但是这也是他必须的生长阶段。

如果这只小蝌蚪足够幸运,它可以从受精卵慢慢发育成一只成熟合格的青蛙。也就是成蛙(图四)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青蛙了,水陆两栖动物,可以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小蝌蚪要从蝌蚪卵变成青蛙是挺艰难的,成活率不高。在蝌蚪卵的状态下,有时候一口就被天敌吞了大部分兄弟姐妹。

总结:

蝌蚪卵是图1的样子。

蝌蚪生长阶段如图5。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呲牙]

蝌蚪卵在什么条件下孵化?

1 .水温 水温 25 ℃ 一30℃最适宜孵化,卵经

2 天左右即可孵化。18 ℃ - 20℃时约需4天孵化出小蝌蚪,22-25℃约需3天孵化出小蝌蚪。繁殖早期,宜在孵化池上设保温设备,以避免夜晚和寒潮的低温投影响。炎热的夏季,宜对孵化池采取遮阳等措施,以防止水温过高。 2 .水质 孵化用水要求清洁,不能含有毒物质,有机物含量低,pH值在 6 . 5 一 7 . 5 。水中盐度应在 0 . 2 %以内。不宜 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氯,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

3 .溶氧 蝌蚪脱膜以前,水中溶氧量应保持在 3 .

4 毫克/升以上。蝌蚪孵出至鳃盖完成期以前,应保持在

5 毫克/升以上 。 4 .卵块 蟾蜍胚胎发育过程中应使卵块浮于水中,防止其沉人水底 。 5 .机械震荡影响 蟾蜍卵外面的胶膜在充分吸水膨胀后变得稀薄,弹性很差,卵块容易粘结成团,受搅拌、严重震荡等机械作用时都会使蟾赊胚胎受损。因此,要注意避免机械震荡。

6 .光照 保证孵化中的胚胎接受自然自然光照。

7 .敌害生物 注意防范野杂鱼、野蟾蜍、水生昆虫等有害生物。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 ,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3504.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