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在线学习 > 正文

八大居 (八大居)

作者:黄宗琬 在线学习 2023-04-17 23:37:36 阅读:25

以“居”为名的饭馆在北京也很多,“八大居”指的是沙锅居、同和居、恩元居、万福居、福兴居、广和居、泰丰居。以下简述其中几居。

沙锅居。位居“八大居”之首,位于西四缸瓦市,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因一口直径约三四尺的大沙锅而得名。沙锅居最早称为“和顺居”,开业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是由几位打更的更夫们开的满族风味熟肉店,它的来历跟清王朝的祭祀活动有关。原来,清代北京城里,皇家宫廷要按礼制朝祭、夕祭、日祭、月祭,逢年过节国家大典奉拜祖先神佛,红白喜事时祭祀活动更少不了。祭品中所用的猪、羊一类牲畜祭完后通常就赏给下人,这些人吃不完就偷偷拿出去卖钱。某王府的祭猪是赏给本府更房的更夫们吃的,这猪是京东保定定兴县的上等生猪,肉厚嫩可口,别说吃不完,就这么着吃了也有点可惜。更夫们于是从王府里弄来一口煮肉的大沙锅,在更房旁盖房建屋,开了一家熟肉店。那口大沙锅口宽足有1米多,深也有1米,放只猪下去正合适。支好锅煮起来,香味散出二里地去,买和顺居的煮白肉于是成了北京人的一大喜好。因为这口沙锅,更夫们索性就叫它“沙锅居”了。沙锅居的制肉方法源于满族传统的“白肉”做法,不放调料,用白水小火慢炖,煮熟后放凉切片,五花肉蘸作料吃。为保持稀有珍贵,加上晚上还要打更,沙锅居每天就卖一口猪,卖完后当天也不再做。由于生意好,卖得快,一般到中午就卖完了,来晚了什么都没了,时间久了,老北京就有了句歇后语:“过午不候―――沙锅居。”

同和居。“八大居”之一。位于西四南大街,开业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刚开业时生意不好,掌柜的于是从一位御膳房的厨师处学了几手制作宫廷菜肴的技术。一次,有位王爷来同和居下馆子,掌柜亲自做了“三不粘”、“贵妃鸡”等几个宫廷菜肴端上桌来,这位王爷吃了大为赞扬,同和居的字号就这样叫响了,大批好奇的顾客兴冲冲地上门品尝王爷推荐的宫廷菜肴。

广和居。位于菜市口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开业于清咸丰年间,本为山东饭馆,后吸取南方的烹调技术,精心细作,创造出了独特风味,以鱼菜最为有名。

柳泉居。明代就已经存在,最早的店址不在现在的新街口大街,而在西城护国寺西口路东,是家黄酒店,店后院内有一棵老柳树和一口甜水井,故名柳泉居。据说店名曾由严嵩题字。传说明朝隆庆皇帝即位后想除掉奸臣严嵩,可是先皇嘉靖宠信这个大奸臣,说过世上没有杀严嵩的刀剑,隆庆想杀又怕落个不孝的名,只好把他罢官抄家后却给他留下个银碗,让他当花子讨饭。别看严嵩执政时大家都巴结他,这一倒台连给口水喝的人都没有。严嵩又渴又饿,走到这家酒店门口闻着酒香再也走不动了,求掌柜的给口酒喝。掌柜心想,这位虽是奸臣可却是才子,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提出以酒换个店名题字。严嵩哪能拒绝,顺手就写了“柳泉居”三个字。

会仙居。老店位于前门外鲜鱼口内,创办于清同治年间,以炒肝闻名京城,有诗赞曰:“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2231.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