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

作者:江觅儿 生活经验 2023-04-06 09:44:29 阅读:25

汉代的选士制度。即察求推举贤才以为官吏。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诏求贤,要求郡守亲自劝勉贤士应诏,以待擢用,郡守遗贤不举者免官。并制定形仪、品行、年龄及逐级察访上报的方法,首开察举制度之端绪。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记》)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亲自出题策问,评定高下,酌授官职,察举制度得以形成。而作为完备制度之确立则于汉武帝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1人,后又令州郡举秀才,从而建立起经常性的选士制度,统称察举或选举。即沿用古代“乡举里选”的方法,由诸侯、郡守按年或按朝廷需要选送人才,由中央核定,皇帝策问,量才而授官。汉代察举设科繁多,贤良方正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常设科目有孝廉,茂材(东汉后为岁举);特设科目有:童子科、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科目。汉代察举以贤良方正和孝廉二科影响最大。贤良方正是国家有重大问题要解决时,皇帝下诏,公卿郡守推荐,皇帝亲自策问而选定。孝廉为岁举,西汉由各郡荐举,东汉按人口比例荐举,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从优,得士最多。察举制度在实行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备而严格的察举法规。首先,奖惩赏罚严明。汉制,选任得人与否,选任者与被选任者要负连带责任,功罪赏罚相同。有才不举,举而不实坐罪,轻者免官,重则以“不敬”论处;有才即举,举而得人受奖,被举者升迁,举者受嘉奖。其次,统一察举标准,定“四科官人法”,又称“四科取士”,要求被荐举者有德、学、才、智,并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此外,对出身、职业、资历、年龄、才能等均有规定。如汉初市井子孙不得仕宦为官;臧吏子孙,不得察举;东汉规定40岁以上才有资格举孝廉等等。对举荐者规定郡国守相视事需满一年方有察举资格,东汉明帝时才免去此规定。对察举的主管机关亦有规定,西汉时,丞相、太常、光禄为负责察举的主管机关;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与刺史均为监察察举虚实的机关。西汉后期;尚书逐渐参掌察举,东汉铨选权总归尚书。郡国察举初委任三府,后也转归尚书,尚书统辖选官人事大权。汉代与察举最为密切的是考试制度。以察举为主,辅以考试是两汉选拔人才制度的基本特点。西汉察举无须考试,但必须通过皇帝出题对策。东汉时,为纠正察举之滥始重考试,并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体制,且考试成分日趋加重。东汉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两汉考试方法为对策、射策。对策多用于考试各科举人,射策多用于考试博士弟子。东汉还创立复试制度,凡举吏者先试之公府,复试之端门,从而加强朝廷对取士的控制。察举至东汉中期以后,弊端日显,弄虚作假,请托贿赂之风相继而起。而官僚士族把持操纵察举,使真正有才学德行者无进身之门,以致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败现象。魏晋南北朝时,察举仍是选士的主要方式之一。隋唐以后,察举演化为制举,作为对科举常科选士的补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1532.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