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在线学习 > 正文

中国古代家徽 (中国家族家徽)

作者:曲甜梦 在线学习 2023-04-26 03:49:39 阅读:27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贵族氏族没有设立家徽的传统?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徽章,中国的家徽中除了用鸟兽图腾外,也有用象形文字来表达信息,这是最显示中国文字优秀的地方。

中国古代家徽 (中国家族家徽)

先说日本的家徽

日本的家徽起源在平安时代,这是一个以奈良时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所以当时的贵族们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大多乘牛车前往,而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很难辨认你我,于是就有人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金丝图案,这就是日本家徽的起源。

平安中期,慢慢就有贵族在衣服上做出一些特有的纹样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平安后期,一些贵族开始把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的场合所穿的衣服上,在这样重大的场所里自然就有人通过身上的纹样来辨认对方的身份地位。此时的家徽作用多是给衣服增加色彩,表示家族繁荣昌盛。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

日本国徽(天皇家族徽章):

织田家家徽:

再说欧洲纹章

欧洲的纹章起源于中世纪,在封建时代的战斗中,成百上千的战团交战在一起。因为制造兵服的制造者们频繁的交流技术,以及战团中普遍采用的、缴获后即收为己用的制度,也渐渐变得不明显。在这样的的趋势下,盾牌、盔甲上使用的颜色和符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字军东征中,每次战役都有数量众多的领主加入战团,这更大大促进了纹章学的发展。

全身铠甲武士图:

12世纪后期,骑士比武大会开始风靡整个欧洲,纹章成为了骑士们荣耀与骄傲的象征。因此,西方建立起了等级森严的世袭制度,分贵族与贫民,贵族分公、候、伯、子、男五级,世袭罔替,姓氏和纹章成为了贵族骑士的象征。

英国皇室纹章:

罗马帝国纹章

重点说中国的家徽,为何后期慢慢消失

中国在家徽的发展中用过鸟兽图腾和象形文字,这足以表达自身身份的信息,如下:

为何家徽在中国慢慢消失

其一、秦灭六国之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郡县,但在七国之乱后开始消藩,之后一直都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什么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指挥的军队,因此并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或家徽。

其二、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行为。虽然秦朝灭亡的早,但影响力却非常的深远,再到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更是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慢慢被架空,彻底成了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其三、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尤其在宋朝之后,士大夫阶级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种文人之间的传承主要是学术和政见,不用依靠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不在是上流文化需要的,可有可无。

本来明朝时可以有“具有独立行政能力”的贵族,谁知朱棣造反,明朝的贵族一带差于一代,到后期连饭都吃不饱了,更别谈什么军事权和人事权,明朝的藩王几百万子嗣,如果配上家徽,也会烂大街。

(中国的家徽一个就够了)

总结一下: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由于古代中国对中央集权制的把控严格,所以并没有形成财政、人事、军事独立,具有长期血缘传承能力的贵族。再加上汉字在军事上已经起到了纹章和家徽的作用,所以类似欧洲和日本那样的家徽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已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什么?

《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文学价值很高。古人称之第一才子书。现在许多文学史称其为民族史诗,赞其叙事结构精美,战争场面宏大,人物性格鲜明,在世界艺术画廊中亦可傲然独立。我这里主要谈一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觉以孔子修《春秋》为范式而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

孔子修《春秋》是因为自己的王道思想用理论阐述不易说清,故借鲁国的历史事实加以说明。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孟子评论说"《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罗贯中以孔子为榜样,借《三国志》这部历史,采用了新的话夲小说的艺术手法,七分写实,三分虚构,以历史为框架,又不拘泥于所谓的历史事实,表达了与《三国志》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观。

《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历史的一次新的文化建构,彻底颠覆了《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的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对三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新的道德评价。塑造了刘备丶诸葛亮、关羽等道德英雄。这些形象大多在宋元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中基本成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唐代杜甫就赞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称“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感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泪满襟”。关云長的忠义儒雅,喜读《春秋》,早在民间流传。其庙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不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更影响深远。历史上蜀汉政权最先灭亡,《三国演义》把失败的英雄做为正面主人公,写出道德.丶仁义对权势丶阴谋斗争的失败,为失败的英雄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

《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改造,并不是对历史的重修。而是文学与历史的不同文体的表达。后来,冯梦龙将其概括为"史统散而小说兴”,标志中国文化进入一个新时代一小说(文学)取代经史成为教化主体的时代,民间文化而不是官方文化成为文化主体时代。

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当前,有人企图以所谓的《三国志》的历史真实,否定《三国演义》的文学虚构,其目的乃在否定《三国演义》的历史观丶文化观,否定诸葛亮等英雄形象。对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否定,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29401.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