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南雄珠玑镇珠玑古巷 (南雄珠玑古巷门票多少钱)

作者:谢颖逸 生活经验 2023-04-12 19:08:31 阅读:23

南雄珠玑巷与莆田珠玑巷有什么共同之处嘛?

几年前曾去过南雄珠玑巷,对珠玑巷的历史有所了解(后面的几幅照片就是在当时拍的)。

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珠玑村,面积约平方公里左右。珠玑古巷是国家AAAA景区、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景区内有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物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广府人的发祥地。珠玑巷是广东省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誉,古巷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珠玑巷内分北门、中街和南门,以红石为墙基筑成城门式的门楼三座。珠玑巷基本保存着古驿道的原貌,南门楼位于珠玑南端,是珠玑巷标志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拱门上有民国16年重修时镶的石匾“珠玑古巷”及“祖宗故居”。 它是古代五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其古朴风貌犹存。

历史上,曾有大批珠玑巷居民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据当代学者的查考,现今共有141姓的珠玑移民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移居国外。在中原向岭南移民历史中,珠玑巷被誉为广府人的故乡,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是移民进入岭南的首站和中转站。谱牒的大量记载都表现了这种地缘分野观念。以地界五岭南北,位于大庾岭南麓的珠玑巷为始祖居地,可以认为是广府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加以定位:即是中原人,更重要的是作为“岭南人”而存在。所以珠玑巷在粤人心中的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近年来每年到珠玑巷寻根问祖、旅游观光的游客达10几万之多,且呈逐年增多之势。海外的珠玑巷后裔对珠玑巷也是一往情深,络绎不绝地归来寻根问祖,把珠玑巷作为故土的象征,作为内心深沉情感的寄托。

而莆田珠玑巷,又是怎样的呢?据《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官网》2014年3月7日刊登的文章《莆田坊巷:珠玑巷内文脉昌盛》是这样描述的:在莆田现存的几条古街中,坊巷应该算是“袖珍版”的,这条古街不足150米长,街上却是藏龙卧虎,不仅有不少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莆田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兴化宾馆也位于这条街上……

老莆田林老伯告诉记者,坊巷在宋元两代的叫法很典雅,人称刺桐巷,明代时才开始叫朱紫巷。在靠东的地方原来有一口古水井,井旁有一座石坊,就是“朱紫坊”,是“六桂之父”唐长官方廷范的六子所立。据说,这还有一段风流佳话,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县)人方廷范荣登进士,受赠金紫光禄大夫,当时老百姓尊称为“长官”。方廷范后来定居在坊巷,生有六子,个个荣登进士, “金紫六桂方世称氏”,这条街坊因此也曾名“袭桂芳”。朱紫巷的名称叫开后,却也一度引出一些讹称,一些祖籍莆田的外地林氏寻根问祖时,说自己祖先来自莆田“珠玑巷”。“珠玑巷”是否形容坊巷街小而凝练,如今不得而知,可以得出结论的是,这应该就是朱紫巷的讹称。

由此可见,南雄珠玑巷与莆田珠玑巷是截然不同的:南雄珠玑巷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是许多粤人心中故土的象征;而莆田珠玑巷,只是保存了一些古建筑而已。所以,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为什么南雄珠玑巷是广府的发源地不讲粤语而且讲客家话?

很多广东本地人听说南雄珠玑是广府人的发源地,于是想当然的认为珠玑巷的居民跟自己一样会说粤语。

可是,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去珠玑巷寻根问祖时,却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况,因为当地人根本不说粤语,而是客家话,乡音无处寻,满心欢喜之后,疑云顿起,这还是那个梦中的圣地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南迁珠玑巷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由于被北方少数民族多次侵犯,老百姓为了生存,只得拖家带口,衣衫褴褛地向南方逃避战乱。

南迁路线有几条,岭南无疑是最佳的去处。因为中原和岭南中间隔着绵绵山脉,通往岭南的只有崇山峻岭之间的羊肠小道,军队很难翻越。而最近的那条羊肠小道,便是大庾岭上著名的“梅岭古道”,连接江西和韶关,珠玑巷就在梅岭山下。

珠玑巷一带风景秀丽,沃野良田,一片安宁祥和。在此可以脑补一下,当年经过千难万险翻越梅岭的难民,终于来到珠玑巷这里,大概会欢呼“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世外桃源”,于是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再次南迁珠三角

于是他们在这里搭建房屋,开垦荒地,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可是,由于中原战乱不断,不断有人逃难到珠玑,珠玑巷渐渐人满为患。可考据的珠玑巷有183个姓氏,操着北方不同地区的方言,田地也不够用了,加之天灾频发,官府迫害,他们又以宗族为单位,向广阔的珠江三角洲、港澳、甚至东南亚一带迁徙。

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珠玑巷成为了中原难民到岭南的暂居地。据统计,从宋朝到元初,从珠玑巷继续南迁的,有130多次,共10多万人。到现在,他们散布在全球的后代有2000多万人。

元朝之前,在珠玑巷居住的主要是中原逃难的难民,元初元兵攻下韶关后,珠玑巷原有的居民逃亡一空,战乱平息之后,江西南部的客家人趁机占据了珠玑巷,明清时期,陆续也有江西客家人迁入。

因此,今天珠玑巷一带的居民,其先祖绝大多数是元明清时期从江西南部迁居到此的客家人。今天通行于珠玑巷一带的客家话,是他们传入的。而汉唐时代南迁的中原人,早已离开珠玑巷作了广府人了。

对于广府人而言,追本溯源来说,珠玑巷并不是他们的发源地,他们的根在中原,珠玑巷只是他们逃难路上的驿站,只不过他们在这个驿站上住的时间有点长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28816.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