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在线学习 > 正文

唐代官员品级一览表 (汉朝主要官员品级一览)

作者:江觅儿 在线学习 2023-04-24 23:56:55 阅读:21

在唐代的官员等级是如何划分?

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了,简单回答如下:

唐朝官员官位实职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一共二十九级。

官位实职就是官员的实际任职,代表着官员在哪个衙门里办公。

正一品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这些一般都是荣誉性官位,只有三公、三师职务的往往是被挂起来了。但初唐长孙无忌、房玄龄都曾只任三公,这时他们的三公位置可不是荣誉性的闲职,而是真正的掌权者,可以开府办公,有一套班子配合。

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以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属于享受三公待遇,往往都参预朝政,算是宰相级人物;

正二品本来是标准的宰相,主要是尚书令,但由于李世民曾经当过这个官位,所以后来尚书令就基本上被空下来,尚书令副手左右仆射成为真正的实职宰相;

从二品是真正的常设性高官,包括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还有地方上京兆、洛阳、太原七个大州的一把手,安西都护府等五个边境重镇的大都督或者大都护,这些是唐王朝最核心的一批高官。

正三品是省长、部长级别,包括也算是宰相的侍中、中书令,以及各部尚书,皇帝一些直属部门的一把手,武将里的大将军,地方都督或者都护;

从三品相当于副部级,有些是各部门一把手,有的是各部尚书的副手,武将是大将军的副职将军,地方官包括一些都督、刺史,还有一些大都护府的长史等。

四品以下的都是各部、各州郡、各都督府都护府干活的,也有是中小州、都督府、县的一把手,最小的一把手是下县县令从七品下,再往下八九品的纯粹是干活的小官吏了。

这些是大唐行政体系真正的掌管者,一个萝卜一个坑。

如果没有实职,其他散官、爵位、勋官等级再高也是只享受待遇没有实权。

爵位中的亲王享受三公的正一品待遇,亲王的继承者叫嗣王,与郡王、国公同样享受从一品待遇,再往下各个爵位的待遇依次递减;

散官当中最高的文散官是从一品的特进,武散官是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往下也是依次递减;

勋官基本上相当于战斗勋章,靠军功获得,最高正二品的上柱国,往下同样依次递减。

不管靠自己的老子、科举或者是军功,有了一个虚职的官位,就能拿相应的俸禄,享受一定的待遇,这就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算是出仕了。但要是为了有更大的权力,就要争取官位实职,这才算是有差使干,否则只是被养起来的一头猪。

可惜毕竟官位数量有限,四五品散官去争取一个六七品的实职县令也是常见的事情。在争取官位的过程中,这些人“身应役使,有类僮仆,论实在于胥吏之下”,相当于被借调到某个部门等空缺,除了公务之外还要给上官干杂活,实权还没有小吏大。

唐代政府部门的设置,为皇帝服务的部门与处理政务的部门混杂在一起

尚书省相当于国务院,下设六部尚书,各自分领四个司,这是最主要的政府部门。另外还有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与尚书省合称六省;

御史台是负责监察的部门,单独存在;

皇帝直属机构还有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称作九寺,还有将作监、国子学、十六卫府等,

这些部门的工作有些是与公务有关,有些是直接为皇帝和皇室服务负责吃喝拉撒睡的机构。

相当于皇帝直接管理六省、一台、九寺、将作监、国子学、十六卫府等部门,这些部门各自独立运作,一把手都直接向皇帝负责,理论上宰相只是辅助皇帝决策的团队成员之一,类似现在的扁平化管理。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宰相的权力也根据皇帝的授权有大有小,贞观年间李世民敢于授权,国事都由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一批人集体决策,宰相权力相对较大;后来皇权越来越集中,宰相也越来越像皇帝的秘书而非决策班子成员。这时也出现过特殊情况,比如李林甫几乎替代了唐玄宗李隆基行使皇帝权力,这也是皇权过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以上只是唐代官位和机构设置的简单描述,而且这些设置还在唐王朝289年间不断的变化,理清这个变化过程是个很复杂的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读者有个最基本的了解。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个司马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官员?

江州司马,我们可以理解为江州这个州(约莫等于今天的地级市)的第二副州长(副市长),六品官。但是,白居易并没有达到这个位子,他的江州司马只是挂名,正式官职其实是从九品下的最小官——将士郎。来追根溯源地说一下。

司马,与汉朝的顶级官职“大司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司马,是一种佐官,位在长史之后,在各级官府中都有,品级地位也与其所在官府挂钩,相差很大。当年灭秦后,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有三个秦朝降将就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员秦将都是巨鹿之战与项羽交手的,章邯是主帅,司马欣、董翳都是佐官,也就是章邯的副手,司马欣为长史,董翳为都尉。后来到了汉代以后,常常用司马取代都尉作为主官的第二副手。长史、司马是非常常见的组合。

我们再举个例子,东汉末年,刘备夺下益州和汉中,群臣上表劝刘备进位汉中王,群臣排名如下: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将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

领衔的是名声最大并且取成都首功的马超,属于特殊情况,此后的官员都按照官职高低排序。最高的许靖和庞羲,官职就是左将军(刘备官职)的副手长史和司马,是群臣中官职最高的,甚至高于诸葛亮、关羽、张飞(当然官职高低不代表权力大小和收信任程度)。这个例子也就告诉我们,长史、司马的官位真的是很高。

不仅仅是军队,各地政府也是有长史与司马作为长官的佐官。比如州,汉代天下只有十三个州,但是随着两晋南北朝乱世,各政权都将行政区划重新划分,于是到了隋唐,其实州和原本在州下一级的郡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于是到了唐朝,也就把原本汉朝州、郡、县三级行政级别调整为州、县两级,所以说州可以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一级。州长官仍叫原本的州刺史,州设有副手长史、司马,辅佐刺史行使职权。而一旦刺史缺位,长史、司马也会代替主持州务,等到新刺史赴任。

唐朝把州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官员品级也各有不同。上州刺史从三品,长史从五品上,司马从五品下;中州刺史正四品上,长史正六品上,司马正六品下;下州刺史正四品下,长史正六品下,司马从六品上。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远离京城长安。那江州属于上州、中州,还是下州呢?这已经不太容易考证了。因为远离京城,又不是战略要地,加上白居易是被贬所以不会是个好地方。因此上州可能性很小,基本是中、下州。

不过从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这就奇怪了,既然是江州司马,应该至少是六品,应该穿深绿,为什么会穿八九品的青衫?因为白居易的江州司马是挂名的,正式官职不是这个。

唐朝除了正式的职官之外还有一种散官,只拿俸禄不干活儿,吃粮不当差,白居易其实就是散官。这里从白居易自己的作品中可以得出结论。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中所写:

”故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郡,司马之事尽去,唯员与俸在......刺史,守土臣,不可无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空于山水诗酒间”

这段就是说明,司马已经没有职权了,他什么事也不用干。还有另一段更说明问题:

白居易有一篇《祭匡山文》,称“将仕郎守江州司马白居易以香火酒脯,告于庐山遗爱寺四旁上下大小诸神……”这里出现了“将仕郎”,这才是白居易的正式官职。按照唐朝品级,将仕郎是最低的文散官,品级从九品下。所以说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只是把他安在江州司马的位子上的将仕郎,最不入流的官员,降无可降了。所以白居易才会感受到失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28487.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