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纳卡冲突是怎么回事 (纳卡冲突是怎么回事)

作者:邱意侬 生活经验 2023-06-01 12:40:40 阅读:36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位于南高加索,为阿塞拜疆领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侵略占领纳卡及其周围阿塞拜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1]。

纳卡冲突是怎么回事 (纳卡冲突是怎么回事)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事件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阿塞拜疆总统称,有平民在事件中伤亡10月4日,纳卡地区冲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不过在停火协议生效的数分钟后,两国再次爆发冲突,并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2020年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北京时间10日5时)起完全停火。根据该声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谁先开第一枪?最后谁赢谁输?

亚美尼亚停战协议也叫穆德洛斯停战协定。

条约内容大致如下:

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完全开放予各国船只。 协约国可以徵用奥斯曼帝国的商船、海港、铁路等设施。 奥斯曼帝国须和其他同盟国断交,德意志帝国及奥匈帝国的官员需於一个月内离开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需解散其武装部队,并将其战舰移交协约国。 如帝国东部省份暴乱,协约国可进兵占领之。协约国亦可在认为本身受威胁时派兵进驻土耳其的军事重镇。 奥斯曼帝国军队需退回1878年柏林条约所规定的边界。

扩展资料:

背景:

奥斯曼帝国於1914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保加利亚结成同盟。但在协约国军队的侵迫及***人的起义下,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地区的领土逐渐被侵占,最後被迫停战。

穆德洛斯停战协定是由奥斯曼帝国与代表协约国的英国在1918年10月30日於爱琴海中央利姆诺斯岛的穆德洛斯签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美尼亚大屠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得洛司停战协定

24年前的纳卡冲突:阿塞拜疆被迫靠***悍匪打仗

2020年阿亚战争是围绕阿亚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地区纳卡所展开的。

纳卡问题在1988年就已经出现,当时的还属于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不过当时由于苏联的强大力量,纳卡问题并未真正演变成地区矛盾。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纳卡问题开始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之间引起巨大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于,尽管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管治,但纳卡地区人口中的80%属于亚美尼亚族人,这些人并不希望被阿塞拜疆所统治。因此,纳卡地区一直希望独立或是加入亚美尼亚,而不希望留在阿塞拜疆。

因此,两国围绕纳卡这一地区多次产生冲突。在90年代初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就因为纳卡地区的问题而爆发过战争,虽然两国在1994年签订了停火协议,但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解决。在2016年时,两国又因纳卡问题产生冲突,幸运的是,这一次的冲突并未演化成战争。

此后,直到2020年9月27日,两国之间多年积攒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为战争,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也都产生了巨大的伤亡。

此次阿亚战争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选了一个美国大选无暇东顾的时间点发动亚阿战争。

亚美尼亚,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06万人,2018年GDP达124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为5万余人,但另有2万人左右的纳卡地区军队,其年军费投入约6亿多美元。

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人,2018年GDP为469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约为6.7万人,其年军费投入为19亿美元。

从两个国家的整体硬实力来说,阿塞拜疆要强于亚美尼亚,其在军费投入和技术装备的数量、质量上也要优于后者。

不过亚美尼亚实际控制着纳卡地区及部分阿塞拜疆的其他国土,这实际就是当年亚美尼亚军队更具战力的体现。

亚美尼亚在以纳卡地区为核心的区域构筑有大量复杂的防御工事,而且亚美尼亚军队的平均战斗力也仍然高于阿军,结合地形、工事与战斗力因素后,倒是可以部分抵消阿军的装备数量、质量优势,使得后者难以深入。

所以这次以纳卡地区为中心的亚阿之战就呈现出了阿军攻不动(在纳卡南北各占领部分边缘区域),而亚军也无力反攻的僵持局面。双方的技术装备、弹药和兵力都在急剧损耗中。亚方被阿方持续消耗,骑虎难下,双方终于在俄罗斯的介入下,签署停战协定,最终以亚美尼亚割地赔款结束。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近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边境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再起。亚阿两国国防部先后发表声明,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导致边境紧张局势升级。交火中,仅双方承认的损失就包括:12名阿军士兵、1辆坦克触雷损毁、1架米-24武装直升机被击落,亚方18名士兵死亡、35人受伤。

 兄弟阋墙兵戎相见

对于亚阿两国的边境冲突,人们并不奇怪。出于历史原因,两国在纳卡地区的争议由来已久。在苏联时期(1988年),同为加盟共和国的两国就曾因边境问题发生冲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亚阿两国在1992年爆发了被国外媒体称之为“纳卡战争”的边境冲突。

当时,亚阿两国所依仗的本国武装力量,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底子。亚美尼亚境内有原属苏军的3个师,却没有专门的军用机场。而阿塞拜疆则有5个师,还有3座军用机场。两国趁着苏联解体之初的混乱时期,都从撤走的原苏军高加索内务部队手中,获取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其中,有不少装备是较年轻的苏军士兵为“获取路费”而主动“卖出”的。

由于阿方经济实力较强(有里海油田),其搞到的武器也比亚方多。以弹药为例,亚方只有500节车厢,而阿方的弹药储备则多达1万节车厢,仅这一项就构成了20比1的压倒性优势。同时,阿塞拜疆在兵员储备上也占上风,1992年该国可以动员的17岁至32岁的男性多达130万,而同年龄段的男子亚美尼亚只能动员55万,不到阿方的一半。

但在兵员素质上,亚美尼亚却明显占上风。虽然两国的武装力量中都有不少人曾在苏军服役,但阿塞拜疆人在苏军体系中不受重视,很多人被分配到工程营等辅助部队,缺乏实战经验。而亚美尼亚人却有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东罗马时代的彪悍历史”——早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亚美尼亚人就组建了2个步兵师加入***。二战期间,50万亚美尼亚人参军报国,他们中涌现出多达50名战功卓著的亚美尼亚高级将领,其佼佼者就是苏联第一位少数族裔元帅巴格拉米扬。

书归正传,尽管双方准备都不算充分,但亚阿两国还是竭尽全力,各自动员了数以千计的“志愿人员”参战。亚方因为历史原因(包括一战时期的大屠杀和二战损失),适龄男子不足,于是不 *** 女便参与了部队后勤工作,甚至扛枪上阵。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此举也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了亚方一线作战人员的士气。

血战经年矛盾犹存

战争初期,亚方进展顺利,在数月内连续攻克纳卡地区的多个城镇。1992年5月9日,经过一天一夜残酷的巷战,亚方攻占阿方在纳卡地区的重要据点——舒沙,双方均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重大代价。

这次失败令阿方恼羞成怒。当年7月,经过精心组织,阿方出动8000兵力,实施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突破行动。在空中掩护下,阿方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先实施战略佯动,然后大举进攻。猝不及防的亚方一时难以抵挡,导致纳卡的多个据点相继被阿军占领。

但亚美尼亚人也不是吃素的,缓过劲来的他们出动武装直升机,对阿方装甲部队实施打击,很快阻止了对手的攻势。当然,数以百计的生灵也在这次交战中变成了亡魂。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此战中,都以个人身份招募、雇佣了不少邻近俄军部队的官兵。更有甚者,在亚方的反击中,竟有驾驶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和对面为阿方驾驶装甲车辆的坦克兵,来自同一支俄军部队!

这一情况充分表现了高加索地区的复杂性。在这次纳卡战争中,亚阿双方的雇佣军,可谓来源复杂,五花八门。前苏军退伍人员、俄军现役“休假”官兵、前内务部队的“逃兵”,以及来自希腊、土耳其、伊朗的“志愿者”,甚至还包括***悍匪。据称,***叛军头目巴萨耶夫亲自带领数百“嫡系”帮阿方作战,并因“最后撤出舒沙据点”而名噪一时。

1992年秋天,形势再次逆转。1993年4月,亚方连续组织反击,取得了战场主动,阿方则损失惨重。但双方却仍未停火。进入1994年,亚方已控制了纳卡大部分地区,但此时两个小国因为常年战争已筋疲力尽。在联合国以及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外交斡旋下,亚阿双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纳卡地区的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时至今日其仍是阻碍亚阿两国关系,影响高加索-里海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近期,该问题再次诱发两国激烈冲突,便是体现。(作者/王绥翊)

以上就是关于纳卡冲突是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86651.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