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偿的文言文 (偿的文言文意思)

作者:颜延志 干货分享 2023-05-29 12:18:08 阅读:21

1. 古文中偿的意思

偿的文言文 (偿的文言文意思)

释义 cháng

①<;动>;吃;品尝。《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②<;动>;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③<;动>;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④<;副>;曾;曾经。《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宋史?苏洵传》:“故古之贤将,能以兵~,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语出《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2. 古文中偿的意思

(1) (形声。

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2) 同本义 [returngive backrefund]偿,还也。

——《说文》偿,复也。——《广雅》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四》(3) 又如:偿债(偿还欠债);偿付(归还所欠的债)(4) 报答;酬报 [requite]。

如:偿怨(报怨)(5) 补偿,抵偿 [pay]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又如:偿罪;偿死(抵命);得不偿失(7) 满足,实现 [fulfillmeet]。

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3. 文言文的偿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4. 古文中的“偿”是什么解释

最好能给出那句话,才好解释。

〈动〉(1) (形声。从人,赏声。

本义:归还,赔偿)(2) 同本义偿,还也。——《说文》偿,复也。

——《广雅》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齐策四》(3) 又如:偿债(偿还欠债);偿付(归还所欠的债)(4) 报答;酬报。如:偿怨(报怨)(5) 补偿,抵偿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又如:偿罪;偿死(抵命);得不偿失(7) 满足,实现。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5. 偿 文言文举例

偿cháng

动词义:

1、形声字。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

偿,还也。——《说文》

偿,复也。——《广雅》

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四》

2、报答;酬报。如:偿怨(报怨)等。

3、补偿;抵偿。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满足;实现。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名词义:

酬报。如:无偿。

文言文负

梁鸿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又十分注意节操的培养,深受时人的称道。只是他的经历非常不幸。年少时,正值外戚当权,王莽乱世。他的父亲曾经做过王莽的城门校尉,死后却因为家境穷困,只用一张席子裹了,草草埋葬了事。其后不久,母亲也相继去世,梁鸿年少失去双亲,生活更加艰难,备尝人间辛酸。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梁鸿人太学(当时的最高学府)读书,饱览群书,博学好问,但是却不喜欢五经章句。时隔不久,梁鸿离开太学,未能谋得一官半职,生活更加贫寒,只好在上林苑以养猪来维持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依然好学如故,一有空闲,就手捧书本,苦心攻读。有一次,他读书忘情,不慎失火,殃及邻居,烧掉了许房子和家具物品。梁鸿本来就是个穷光蛋,一贫如洗,根本就没有办法赔偿损失,无奈之下,只好把养的猪全部送给邻居,同时答应给人家做仆人,来弥补人家的损失。在这期间,他还是勤勤恳恳,一点儿也不偷懒,仍好学成癖,日子虽苦,却乐在其中,令邻居们非常钦佩。

后来,梁鸿因为贤达和博学而扬名于世。回到乡里之后,当地的一些富家大户都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地登门为自己的女儿求亲。梁鸿却视富贵如粪土,更不愿攀附权贵,就婉言谢绝。

1. 负在古文中的意思

负(fù)在古文中的意思有:驮、背、承担、负担、仗恃、依靠、失败、背弃等,具体释义为:

1、动词:把重物放在背上,背,驮,担荷。

战国·列寇《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措雍南)

春秋·左丘明《左传 • 成公十年》:负晋侯出诸厕。(背着晋景公从厕所出来)

2、动词:承受,遭受,承担。

西汉·司马迁《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3、动词:依靠,凭借,仰仗。

东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仆少负不羁之才(我年少时仰仗有超常的才能)

4、动词:违心,违背,背弃。

东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我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了)

5、动词:失利,失败。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决胜负。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负,金文表示人驮贝。贝是远古货币,拾贝者驮贝而归,远行者驮贝而行。造字本义:用肩驮贝而行。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依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贝”简写成“贝”。负,从人从贝,有所恃也。负上为刀字,意为持刀抢劫;下为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

白话版《说文解字》:负,自恃。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像一人持守钱贝、有所依仗的样子。一种说法认为,“负”是取货而不付钱。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负

2. “负”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1, 依恃,凭仗 负,恃也。

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说文》 秦贪,负其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左传·襄公十四年》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汉·贾谊《治安策》 守自负年德,易之。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2.通“背”。背负。

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列子·汤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负晋侯出诸厕。

――《左传·成公十年》 3.背倚,背靠着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背负青天而莫之千阏者。

――《庄子·逍遥游》 4.抱持徐衍负石入海。――邹阳《狱中上梁书》5 承担,担当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背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荣者,数负项梁。

――《史记·项羽本纪》7.欠债;欠缺;缺少仆少负不羁之才。――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通家尚负责(债)数钜万。

――《汉书·邓通传》8.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 遇敌处战则必北。

――《荀子·议兵》 以决胜负。――《资治通鉴》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苏洵《六国论》。

3. 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负(1)负fù(2)(会意。

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3)同本义 [rely on]负,恃也。

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说文》秦贪,负其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左传·襄公十四年》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汉·贾谊《治安策》守自负年德,易之。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4)又如:负固(依仗地势险固);负固不悛(依凭险阻而不悔改);负宠(依仗宠爱);负学(依恃才学);负险(凭借险固的地形);负势(依仗权势)是犹使蚊负山。――《庄子·秋水》(5)通“背”。

背负。以背驮物。

引申为负担[carry on the back]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负晋侯出诸厕。――《左传·成公十年》(6)又如:负羽(背负弓箭);负弩(身背弓矢);负鼓(背着鼓);负薪(背负薪柴);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负樵(背柴)(7)背倚,背靠着 [with the back for ward]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

――《孟子·尽心下》背负青天而莫之千阏者。――《庄子·逍遥游》(8)又如:负河(依傍黄河);负暄(冬天晒太阳取暖);负立(靠墙站立);负海(背靠大海);负席(背对席位)(9)抱持 [hold]徐衍负石入海。

――邹阳《狱中上梁书》(10)又如:负羁手执马络头;负锡(手持禅杖);负托(抱恃)(11)抱有;具有 [cherish]虚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袍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少年负志气。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12)承担,担当 [shoulder]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3)又如:负责任;负输(装载运输);负舟(承载舟船);负任(担负重任);负官(身负官职)(14)背弃,违背 [betray]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田荣者,数负项梁。――《史记·项羽本纪》(15)又又恶负约。

(16)又如:负诺(违背诺言);负义(背弃恩义);负心妄加(忘恩负义,反咬一口);负盟(背弃盟约);负违(违背,违反)(17)欠债;欠缺;缺少 [owelackbe short of]仆少负不羁之才。――汉·司马迁《报任安书》通家尚负责(债)数钜万。

――《汉书·邓通传》(18)又如:负进(欠债);负券(负债字据);负偿(欠债)(19)失败 [fail in]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遇敌处战则必北。

――《荀子·议兵》以决胜负。――《资治通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苏洵《六国论》(20)又如:负败(失败;受挫折);负失(损失)(21)享有 [enjoy]。如:负名(享有盛名);负誉(享有声誉);负携(抱负提携);负愧(抱愧);负奇(胸怀奇志)(22)蒙受 [suffer]且负下未易居。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刘基《赠周宗道》(23)又如:负屈衔冤(受到冤屈);负讥(受到讥刺);负谤(蒙受责难);负霜(受霜;带霜);负忧(遭受忧患)(24)加 [add]。

如:负装(装载);负衔(驾车);负驮(驮载东西);负轭(驾车);负乘(负载,乘坐)(25)辜负;对不起人 [be ungrateful]是犯乃死,重负国。――《汉书·李广苏建传》客果有能也,吾负之。

――《战国策·齐策四》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6)又如:负国(对不起国家);负恩(忘恩;背恩);负负(对不起、对不起);负咎(抱愧)(27)通“赔”(péi)。赔偿;补偿 [pensate]其不备,出者负之;其赢者,入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韩非子·说林下》(28)失掉 [lose]。

如:负职(失职);负声(失去文章的音节之美);负实(失实);负期(失期)负(1)负fù(2)小于零的 [minus]。如:负数(3)得到电子的 [negative]。

如:负电;负极;负高压负担fùdān(1)[charge]∶费用,开支(2)[burdenencumbrance]∶承受的责任家庭负担精神负担负担fùdān[bearshoulder] 承当 [责任、工作、费用等]全家开支由他一人负担她在公司里负担全部抄写工作负电荷fùdiànhè[negative electric charge] 在一般物质中,电子所具有的电荷类形。可以用羊毛摩擦树脂而产生负反馈fùfǎnkuì[negative feedback] 振荡器的一部分输出在使振幅减小的方式下向输入的返回负号fùhào[minus signnegative sign] 符号“-”,数学中用作减号(如8-6=2)或用来标记一个负量(如-10)负荷fùhè(1)[load](2)机器或主动机所克服的外界阻力 (3)对某一系统业务能力所提的要求(如电路交换台,邮政,铁路)(4)[panier]∶承受的重量负极fùjí[negative polecathode] 见“阴极”负荆fùjīng[offer a humble apology] 后世借用“负荆”表示认错赔礼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史记·廉蔺列传》负荆。

以上就是关于偿的文言文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86125.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