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重思传教士——被尊为“苗王” 改变苗族历史的英国传教士伯格理

作者:黄宗琬 生活经验 2023-06-02 11:18:28 阅读:23




伯格理先生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的小镇卡米尔福特的一个牧师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徒,1887年1月27日,年仅23岁的柏格理和他的同学邰慕廉乘船从荷兰南部的提尔堡出发,同年3月14日到达上海吴淞口 。经过艰苦的语言学习,柏格理和邰慕廉于1887年11月12日继续出发,历经艰险,他终于在1888年进入中国云南境内,1892年,他在昭通负责当地的宣教事宜 。




苗族救星 苗族之父 苗族之王 伯格理
刚来到云南昭通的时候,垃圾、传染病、毒品充斥着他的视野,以致他感觉自己“就像倒退回前工业化的18世纪,眼前如此多的东西使人联想起那个时代” 。伯格理先生在这里异常的绝望,但还是坚持下来,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神对他的安慰:尽管感到孤独,神将与你同 。还有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南丁格尔的学生 。




1892年,昭通大饥荒 。柏格理夫妇家成为当地唯一的救济受难者的慈善机构 。同时他们带着食物和铜钱走访和救济难民 。
除了传教,他还创立“中西学堂”(现为昭通二中),开设了天文、地理、英语、算术等新教育课程;
最早提倡妇女解放,反对包办婚姻,创办女子识字班夜校,反对缠足;
同时还反对吸食***,救治***病人,反对早婚早育、反对买卖婚姻、禁止酗酒等 。
就在伯格理在昭通传教的时候,4个大花苗人找到了他,此时他40岁,已经在中国呆了17年 。他毫不犹豫的随苗人去了石门坎 。甘铎理说:“当初柏格理 并没有选择为自己的传教领域,倒是它选择了柏格理,然而他立即就将它当成自己的选择,并向云南倾注了他全部的爱心 。”
当年的苗族在石门坎,没有土地,靠租种彝族土司地主的土 地,过着刀耕火种、结绳刻木的生活 。由于生活极其艰苦,他们头盘长辫,身穿粗麻布衣,打光脚或穿草鞋, 身上肮脏污秽 。但伯格理不理会这些,他身着苗族服装,说苗语,与人们同吃同住,逐渐被苗民视为最可信赖的人,视他为老师和医生 。




在他的《苗族纪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曾问过这些最早的来访者,他们是不是像乡下的汉族人常表现出的那样害怕 我们 。其中一位回答:‘我们听到汉人和诺苏人时常谈起羊人!羊人!所以我们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时有些紧张 。但是,当见到你们后,我们发现你们不是羊人,而就和我们自己的同胞一样 。你们和我们是一家人,只不过你们来自很远的地方 。和他们是一家人!在我的生平中还从来没有被给予过如此崇高的赞扬;而且是被中国最贫穷和后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群众认可为一种父兄般的形象,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成为苗族中的一位苗族人!




他在取得苗人信任后,为了感恩这些苗人,为他们做了许多的善事:
1、创立苗文
伯格理利用自己的语言天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结合苗族衣服上的符号花纹,于1905年为苗族创立了一套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 。苗族人称这套文字为“老苗文”,英语世界惯称为柏格理文(the Pollard script) 。利用这套文字,辗转去日本印刷大花苗文《圣经》,学校也用苗文编写《苗文基础》、《苗族原始读物》等教材,并出版了苗文报 。从此,苗族的历史被改写,有了自己的文字 。

重思传教士——被尊为“苗王” 改变苗族历史的英国传教士伯格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83142.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