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科普百科 > 正文

蛇头鱼的饲养与管理

作者:顾传刚 科普百科 2023-06-01 23:17:46 阅读:27

了解蛇头鱼的体型与习性,是饲养他们需要最先掌握的要诀,因为这些要素决定了所要使用的缸子的大小、饲养密度与混养的对象。一般而言,如果饲养蛇头鱼,可以使用约45公分上下的鱼缸,并且可以饲养2~5只,即便他们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只要适当布置足够的遮蔽物、洞穴,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像蛇头鱼,当然需要更大的环境,且饲养上建议单独饲养,一来因为大型品种领域性较强,二来较为局限的环境下,鱼只承受的压迫力较高。通常疾病问题较多,治疗上也不易。因此如果要饲养大型品种,如果饲养环境不大,建议单独饲养。水族新手、普通家庭水族爱好者以及发烧级水族爱好者等的共同家园。

蛇头鱼的饲养与管理

在食物部分,蛇头鱼与原生斗鱼不同的是,他们都是标准的掠食主义者,除了腥味浓厚的冷冻红虫外,小型活饵也是基本的需求;也因为这样的摄食行为,所以在混养上就要避免和小型鱼混养,或是带有尖锐硬棘的鲶科,往往被吞噬后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蛇头鱼在水质要求上,酸性的软水是最好的,因为在亚洲这也是蛇头鱼的基本水质条件,但由于其本身的适应力相当强,所以即便是相当恶劣的条件,在段时间内都还可以被他们接受。不过一旦发现眼球发白,尾鳍与胸鳍出现血丝与红斑,就必须立刻检查水质与过滤系统(这点个人感觉与恐龙鱼及其相似)。另外饲养环境中的水流和灯光建议不要过强,毕竟他们栖息地的环境是在水流缓和或是接近静止的湖泊、池塘中。

蛇头鱼在饲养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盖上缸盖。因为跳跃式他们的本性,在野外的环境下每当遇到逐渐干枯的环境时,他们就会利用跳跃,再搭配上鳃器官对大气中氧的利用。因此,饲养时给鱼缸加盖是必然的,绝对不可忽略,尤其是饲养大型的蛇头鱼。

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这种鱼是怎样养殖的呢?

水温:蛇仔鱼能够在21-26℃的水温环境中生存,对于水温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由于它们是热带鱼,所以饲养时水温不能太低。水质:它们不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而且自身还能起到清洁水质的作用。因此,它们常作为工具鱼饲养在缸里。喂食:它们吃食的积极性特别高。在缸中缺乏食物的时候要及时喂食。 一、蛇仔鱼好养吗

蛇仔鱼的性情比较温和,不会伤害其它的鱼类,所以是比较适合与其它温驯的鱼类一起混养的。它们的体质非常健壮,但是更加喜欢在暗处活动,常在水草或岩石缝隙中游进游出。它们经常躲藏在水草和岩缝中,所以在水缸中种植一些水草或者放置一些石块,就是比较有必要的了。事实上,因为它们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而且自身的生命力也比较顽强,所以是非常适合新手进行饲养的。

二、蛇仔鱼怎么养

1、水温:水温处于21-26℃之间的水体环境,对蛇仔鱼来说是最为合适的。它们对于水温没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温度合适,水温恒定就可以了。

2、水质:它们还有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名字,叫做“苦力鱼”。鱼如其名,它们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鱼。因为它们可以以其它鱼的剩余食物为食,而且还会吃一些水底的残渣,不仅如此,它们还有潜沙的习性,所以会对水质清洁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一点都不高。

3、喂食:它们可以说是鱼类中非常典型的吃货了。因为在平时,它们是非常害羞的,经常躲在底沙中,只露出一个头部,只有在喂食的时候,它们才会不顾一切跑出来进食。

养黄鳝怎么养黄鳝的饲养方法?

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这种鱼是怎样养殖的呢?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在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它就是巨骨舌鱼,由于体型庞大,又叫河象鱼。

第一、巨骨舌鱼属于残存的古生淡水鱼类,据推测最早出现于1亿年前,成鱼可以生长到二杠六长多,重达300多公斤。在巴西,土著居民在当地政府的许可下,可以猎杀一定的数量的巨骨蛇鱼作为食用,但数量和鱼的大小都有严格限制。将打捞的巨骨舌鱼运到岸边,由于这条鱼重达150公斤,需要用担架四人并肩抬着回去进行猪加工。

第二、首先将鱼清洗干净和去除内脏。巨骨舌鱼具有庞大的经济价值,一条生长三年的巨骨蛇鱼平均有70公斤的纯鱼肉,等出加工完成后,便开始称重后放在有冰块的船舱里送往市场销售。在其市场商业化后,为了自然界的平衡,它们开始饲养巨骨舌鱼,每年的四月到五月间是它们的繁殖期,小鱼苗首先将会在室内饲养,它们生长速度很快。四个月的鱼苗就可以长到几斤重,然后送往室外的池塘进行饲养。

第三、巨骨舌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并且蛇中长有坚固发达的牙齿,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饲料,通常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养殖场通常还会搭配一些虾和谷物合成的饲料。人工饲养的巨骨蛇鱼在一年半后就可以长到60公斤左右,便可以开始收获。由于巨骨蛇鱼身体粗大,弹跳能力很强,力气也很大,收获时通常需要几个人用结实的大网一条条的捕捞,接着将送往加工厂。

第四、巨骨舌鱼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尾部向背部会逐渐发散,先是出现红点,最后整个上半身都能变成紫色。在工厂里面,首先将鱼清洗干净,然后切开腹部,取出鱼的内脏,接着将取出整块鱼的鱼皮。巨骨舌鱼的鱼皮很厚,连食人鱼都无可奈何,经过加工过后,可以作为鞋子和皮带的面料。它的肉质鲜美,没有鱼刺,而且营养丰富。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那黄鳝要怎么饲养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黄鳝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黄鳝的饲养方法

一、静水池饲养法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定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埠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来源的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

二、流水养鳝

流水养鳝与常规的土池养鳝相比,具有占地少、放养密度大、生长快、产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在具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利用温流水饲养黄鳝,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无土流水养鱼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而成。池的面积大小一般为2~5平方米,池壁高50厘米左右,可数个池子串联在一起。每池设有进排水孔排水孔为上下两个,孔口均用网罩拦好。并在每两排水池之间设总进水渠道和排水渠道。水泥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孔关好,然后灌满水浸泡7天以上,消除水泥的浮灰。将水放干后,再灌入清洁水。将下面的排水孔关好,只开上面的排水孔,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并具有微流水。如使用地热水或电厂冷却水,必须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进行水温的人工调控,以使黄鳝在适温下良好生长。为了防止鳝种感染疾病,鳝种放养前要用1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0分钟,消毒后及时将鳝种放入水泥池中。每平方米可放4~5千克。为了使鳝种习惯于人工投饲,可进行"驯饲",即在鳝种放养后2~3天不投饲,使鳝体成为空腹状态。鳝鱼在饥饿情况下,投喂人工饲料的摄食率较高。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的要适当搭配,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不断有微流水供应,特别是有地热水和余热水的温流水,可供黄鳝常年生长,每公顷年产量可高达15万千克以上。虽然这种养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础设施投资较大,但由于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三、流水鳝蚓合养

1、建池

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为水泥池,池面积30、50、80平方米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装好防逃装置。

2、堆土

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条,厚25厘米的土畦。畦与畦之间距离20厘米,四周与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离。所堆的土一定要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黄鳝钻洞和藏身。

3、培养蚯蚓

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土面积放太平2号蚯蚓种2、5~3千克,并在畦面上铺4~5厘米厚的发酵过的牛粪,让蚯蚓繁殖,以后每3~4天,将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刮去,每平方米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5千克。这样过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鳝种。

4、放养

放养密度要看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面积计算,每公斤30~40条的,每平方米放4千克每千克40~50条的,每平方米放3千克。这样从4月养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规格为每千克6~10条。

5、管理

鳝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将畦面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不断繁殖,供鳝鱼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饲别的饲料。

这种养殖方法由于水质一直良好,且有优良的活饵料--蚯蚓供黄鳝摄食,因而黄鳝不易发病,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产黄鳝14~15千克。

黄鳝的生活习性

黄鳝是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的鱼类,又称鳝鱼、尤蛇、蛇鱼、血鳝。

黄鳝生活于水体底层,喜穴居,常在湖沼、河流、塘堰、沟渠及稻田等水底或堤埂处挖穴栖居。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溼,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 *** ,以后终生为雄性。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厘米以下者全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产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缝间,泡沫有保持鱼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黄鳝的饲养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蛇头鱼的饲养与管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82338.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