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科普百科 > 正文

1996年底 *** 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

作者:可雅芊 科普百科 2023-06-03 11:18:33 阅读:27

1996年

1996年底 车臣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

3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在***结束战争行动。但战争仍在继续。

4月21日:反政府武装领导杜达耶夫被火箭击中身亡。

5月27日:叶利钦总统与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在克里姆林宫达成了从6月1日开始停战的协议,叶利钦总统还视察了***区,***危机出现重大转机。

6月9日:俄罗斯联邦代表团和***反对派武装代表团在印古什共和国首府纳兹拉尼达成协议,今后将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切问题。

7月8日:俄罗斯驻***联合武装力量司令季霍米罗夫向***反政府武装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9日18点前交出所被非法扣押的俄罗斯军人和***政府的官方代表。

7月10日:俄联邦驻***联合武装力量向***反政府武装的两个据点发动了攻击,在9日的战斗中,俄军共有8人阵亡,20多人受伤,***反政府武装损失数十名战斗队员。

8月4日:***元首扎夫加耶夫宣布,临时布署的俄罗斯联邦军队将于9月1日前全部撤出***,同时保留一部分维持治安的部队。

8月5日:俄联邦同***反对派就交换5名战俘达成协议,俄方代表说,还有8名俄军人在***分离分子手中。

8月6日:***非法武装与俄联邦军队及***政府内务部队之间在***首府格罗兹尼发生了激烈战斗,俄军死亡29人,伤100人。联邦方面说这次袭击是***分立主义分子首领扬达尔比耶夫下令进行的,其目标是占领格罗兹尼市中心的***政府大楼。

8月9日:***反政府武装分子占领了***首府格罗兹尼市中心的政府大楼,扣押了***政府首脑扎夫加耶夫的代表、***议会上院主席奥斯马耶夫和***安全委员会秘书察卡耶夫,烧毁了俄联邦政府驻***代表处的大楼。俄总统叶利钦发表声明,指责***反政府武装的这一行动,并表示俄联邦政府将坚决镇压这种大规模的挑衅行动,同时继续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冲突。8月10日:俄罗斯内务部长库利科夫对国家杜马议员说,格罗兹尼的局势有了转折,向著有利于俄联邦军的方向变化,一切主要的交通枢纽都在联邦军控制下。俄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说联邦军队掌握了主动权。

8月11日:俄联邦政府举行了解决***危机国家委员会紧急会议,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在会上责成司法部“提出在格罗兹尼实行紧急状态所需要的方案,如果有必要实行紧急状态的话”。至11日止,在解放格罗兹尼的战斗中,联邦军队有169人阵亡,618人负伤。

8月12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在***同反政府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谈判,讨论了停火和反政府武装撤出格罗兹尼的问题,双方达成协议,规定12日15时在格罗兹尼相互停火。

——驻扎在***首府格罗兹尼郊区的俄联邦军队指挥部基地和军机场遭***反政府武装的突然袭击,这是自8月6日格罗兹尼局势再度恶化以来反政府武装分子第一次进攻联邦军队指挥部所在地。

8月13日:俄联邦军驻***代理司令普利科夫斯基同反政府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达成协议,14日12时前***全境停火,对立双方的部队脱离接触,交换死者尸体和伤员。

8月14日:俄联邦军驻***代司令普利科夫斯基发表谈话说,***反政府武装违反13日达成的协议,率先开火,***首府格罗兹尼局势依然紧张。

——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关于解决***共和国危机补救措施的命令”,即解散俄联邦解决***共和国危机国家委员会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工作小组和谈判小组,把监督解决***危机进程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安全会议,赋予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另一些重要权力以协调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各机构的工作。8月16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同***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在***达成协议,决定成立常设委员会,监督执行停火情况,还成立由周围几个共和国的安全会议秘书组成的观察委员会,遵守5-6月在莫斯科和纳兹兰达成的停火和俄军撤出***的协议。

8月18日:***北部约万人举行***,支持俄总统特使列别德结束***战争的主动行动。

8月19日:俄联邦驻***联合武装力量司令普利科夫斯基发表声,要求格罗兹尼市民在20日和21日两天内撤离该市,以便俄联邦军保留使用包括空军和炮兵在内的所有力量打击这里的反政府武装。

8月21日:俄联面的几条主要通

8月22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同***反政府武装马斯哈多夫在***新阿塔吉村签署《在***共和国和格罗兹尼市停止战斗行动紧急措施协议》,内容包括冲突双方脱离接触、撤离军队及对格罗兹尼个别地区实行共同监督,并成立联合警备司令部以降低***军事对抗的水平,该司令部由联邦军队和武装反对派各派出的240名代表组成。

8月23日:***交战双方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并基本得到执行,包括在***全境实现停火、无条件交换战俘、双方撤离格罗兹尼及其他主要战场。

8月25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取消了原定于当天的新阿塔吉之行,列别德说其原因是在准备签署的最后件过程中遇到了法律上的困难。格罗兹尼发生的破坏停火行为使俄罗斯军队从***的撤军受挫。

8月27日:***反政府武装在俄联邦政府军的要求下,归还了本月24日从58名俄联邦军人手中抢走的武器,从而在新阿塔吉村签署的协议在实施过程中,一个主要障碍被排除。

——***元首加夫加耶夫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指责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在***进行了第二次政变,是列别德个人的命令将***首府格罗兹尼于1996年8月6日交给了分裂主义分子。列别德的新闻秘书巴尔哈托夫说,列别德的一切计划都是俄联邦总统和总理所了解和赞同的,扎夫加耶夫的指责纯属谎言。

——由俄军与***分立武装成立的联合警备司令部举行会议,确定了在格罗兹尼毁坏一半的条件下进行协作的技术问题,决定联合警备司令部成员穿统一的军服,并平等使用车辆和通信设备。

8月28日:俄联邦部队已开始撤离***首府格罗兹尼,俄联邦驻***部队司令季霍米罗夫布署了关于撤离的详细计划,撤离工作于9月1日前结束。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反政府武装也应同时撤离格罗兹尼,双方应交换战俘,联合城防部队于当日18时前进入市内。

8月31日:俄罗斯联邦当局同***反政府武装签署一项联合声明,决定将***地位问题推迟5年解决。

9月5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和***反政府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签署了关天正式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10月3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与***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决定在格罗兹尼成立处理恢复***经济等问题的联合委员会,其首要任务是解决战争受害者的补偿问题。俄总理强调,***问题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俄罗斯的领土完整不容讨价还价,***军事问题应根据俄总统1996年6月25日的命令解决。

10月13日:俄总统叶利钦下达了和平解决***危机的指示。

10月27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第一次会见了***反政府武装领导人马斯哈多夫。雷布金说,他遵守已被解职的前任列别德所签署的和平协议,协议中的每一项都必须履行,这是他的原则方针。马斯哈多夫说,反叛战士们反对莫斯科要在***保留两个旅的计划。

11月16日:俄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透露,***名义上的领导人扎夫加耶夫签署了关于以科什曼为首的***共和国政府辞职的命令,雷布金说“这个善意举动有利于尽快解决冲突,有利于为在共和国建立联合政府和进行自由的民主选举创造有利条件。”

11月23日: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共和国联合政府”总理马斯哈多夫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俄联邦中央和***共和国相互关系原则的临时协议,规定***和俄罗斯之间的航线、铁路和公路重新开通,***控制其石油设施和石油供应等。同一天,俄总统叶利钦宣布俄内务部101旅和205旅撤出***,以便使当地选民能在不紧张的气氛中参加1997年1月27日的***总统和议会选举。

11月25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表示,在2001年之前,俄联邦与***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的关系,根据8月底达成的协议,在***问题被搁置的5年内,凡涉及***共和国的问题,部分由联邦中央解决,部分由***方面解决,另一部分由双方共同解决。同一天,俄联邦驻***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霍鲁琴科在格罗兹尼宣布,俄国防部205旅和内务部101旅在1997年1月25日以前撤离***。

11月29日: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内阁会议上说,俄罗斯在5年内不谈***的地位问题,当前俄联邦中央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共和国的经济,***的经济问题解决以后再解决俄联邦中央和***的政治问题。

11月29日:俄总统驻***代表处宣布,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俄驻***的最后两个旅——国防部205旅和内务部101旅于1997年1月20日前全部撤出。

12月5日:俄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和***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在格罗兹尼会谈,双方在难民参加1997年1月27日***总统及议会选举问题上达成共识。

12月6日:俄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强调,***应留在俄联邦内。

12月17日:***新阿塔吉村医院的6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外国医生)遭***犯罪分子杀害,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亚特任布斯基谴责这一事件是政治挑衅行为,***“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局”已开始调查此事。

12月25日:俄联邦部队指挥中心宣布,俄联邦驻***部队开始第二阶段撤军。

12月29日:俄联邦驻***联合武装力量最后一支作战部队205旅开始撤离***,该部队离开***后,驻***俄军只剩下一些技术兵种部队。俄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说,今后***“联合政府”对***局势负全部责任。

克里米亚事件的克里米亚问题历史由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第一次***战争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12月16日,俄军进入***。 1994年12月31日,战斗正式打响。 ***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 1995年1月1日,俄军兵分三路挺进格罗兹尼,战斗打得相当激烈。经过奋战在1月27日,俄军建立第二道格罗兹尼外部合围圈;由于***武装分子打得相当顽强,而且战术灵活,因此造成了俄军一定的伤亡,到1月28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不得不宣布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人数增至38000人,坦克230辆、步兵战斗车454辆、火炮和迫击炮388门。从二战结束后,俄军的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阿富汉,苏联的军队惨败而回。而今次,在战争爆发头几天俄军每天阵亡即已经超过100人,到2月9日已经阵亡了1100人,另有数百人失踪。俄军的重型装备在***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首尾相接的坦克、车队进入***的村落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2月20日至4月27日,战斗行动转入***南部古捷尔梅斯、萨马什金和巴穆特地区。 1995年3月初至1995年4月末,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外部 俄军在野炊1995年3月6日,俄内务部部队攻占格罗兹尼的最后一个据点---切尔诺列契耶;3月中旬,俄军撤出格罗兹尼,由内务部部队控制城内局势;3月16日,内务部军队第100师攻打***武装分子西部集团占领的萨马什金---巴穆特---阿西诺夫斯卡亚地区(***和印古什边界);3月20日,俄军向阿尔贡、古捷尔梅斯、沙利方向推进;24日俄军占领阿尔贡;3月30日,俄军攻占古捷尔梅斯;第二天,俄军攻占沙利;4月7-9日,俄军攻占萨马什金;18日占领巴穆特;24日,***成立反对杜达耶夫联盟,甘塔米洛夫当选为主席;28日,叶利钦签署《有关使***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从4月28日00时至5月12日0时在***暂停作战行动,当出现武装挑衅时,在***遂行解除起义武装任务的俄军视情况采取行动。 1995年5月到6月间,针对逃入山地的***非法武装,俄军进行了山地清剿行动,但在行动中,俄军尽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却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被炸毁的***总统府 1995年6月以后,战争基本上停了下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率领约100名武装分子闯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杰诺夫斯克扣押了1000多名人质,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撤出***,否则将杀死全部人质。经过长时间谈判,俄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基本上满足了巴萨耶夫的要求。6月19日巴萨耶夫率领武装分子撤回***,800余名人质获释。 在战争期间,俄军从未放弃过对***总统杜达耶夫的猎杀,但总是被杜达耶夫躲过。但在1996年4月21日,俄军的军用卫星截获了一个***电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一直不停地发射,因此,俄军的军用卫星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定位,然后把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中心立即把目标的相关信息传送给一架在空中待命的攻击机,攻击机根据信息立即发射了一枚空对地导弹,导弹直接命中,一举将目标摧毁。事后确认,目标就是杜达耶夫。从发现到猎杀,前后不过几分钟!俄军打了一个极其完美漂亮的信息战!***的匪首被打死,武装分子混乱异常。 城区内激战5月27日,叶利钦前往***,宣布战争结束,俄军取得胜利;6月中旬俄军宣布撤军计划,8月底完成撤军,但留下2个旅常驻***。8月30日,俄总统驻***全权代表、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非法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双方同意无条件停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冲突;将***地位问题在2001年以前解决。1996年10月19日,雷布金接任列别德解决***问题。12月29日,雷布金宣布,原定常驻***的101旅和205旅全部撤出***。第一次***战争结束。 据俄国防部统计,截至1996年8月30日,在***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打死。 第一次***战争中,俄罗斯最惨痛的失败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未能达到目的,这为以后连年的恐怖活动埋下祸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第二次***战争 当年的《签署停火协议》,为***人民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几年来,***名义上未脱离俄联邦,但拥有事实上的独立。马斯哈多夫于1997年1月27日日出任***总统,但实际的兵权却掌握在***武装力量总司令 巴萨耶夫 手中。***武装分子对俄罗斯的领土土完整造成更大的威胁。1999年8月初,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巴萨耶夫率领几千名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村庄,并于8月10日成立所谓的“ 达吉斯坦***国家 ”。 下排:巴萨耶夫、马斯哈多夫与其他武装人员 1999年8月7日,***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地区,俄军以北高加索军区为基础建立联合军队集团镇压起义;俄军使用航空兵和炮兵猛烈打击义军,地面部队采用特种战术进行攻击,在此期间,俄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到25日全部收复了被***非法武装占领的村庄,基本歼灭了达吉斯坦境内的所有***武装分子。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开进;10月2日,俄内务部部队占领***境内第一个村庄---波洛兹基诺夫斯卡亚;俄虏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宣布,俄军已从几个方向进入***并向纵深推进;14日,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虏先头部队已距格罗兹尼20-25公里;10月15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上将宣布,16日进 入战争第二阶段。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挺进格罗兹尼。 1999 年10月16日至12月3日,联合军队指挥部宣布,58集团军将控制那兹拉尼---格罗兹尼公路;17日,航空兵和炮兵对数个城镇和村庄的武装分子进行打击;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已控制45个居民点;29日,俄国防部宣布到11月底结束***的主要战斗行动;11月9日,俄内务部军队第一副司令巴尼科夫宣布,遂行***战斗行动的内务部部队达到25000人;12日,俄军占领***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1999年12月3日俄宣布剿匪军事行动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战斗行动中,俄军侵占了***境内119个居民点中的98个,强占了***三分之二的地区。 ***市民 1999年12月3日到2000年2月:战争进而到第三阶段,包围和攻打格罗兹尼 12月6日和8日,俄军分别攻占***第三大城市阿尔贡和乌鲁斯马尔坦,完全封锁格罗兹尼;9日,俄军开辟南部作战方向,追击退向山区的敌人;10日,俄军向格罗兹尼守敌发出通牒;15日,俄军先头部队在格罗兹尼东郊占领阵地,马尼洛夫宣布,计划2000年2月底结束作战;22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宣布,两至三周后俄军将控制***南部山区;25日夜,俄军总攻格罗兹尼,特种快速反应支队、特警和内务部部队在甘塔米洛夫指挥的***伪军配合下从东、东北、西北方向攻入格罗兹尼;与此同时,俄军继续在南部山区打击义军;2000年1月1日俄代总统普京亲自驾驶Su-27战机到北高加索前线犒赏作战官兵;1月10日,***非法武装反攻阿尔贡和沙利;18日,俄军恢复攻打格罗兹尼,作战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向市中心推进,解放第一、第三、第四和部分第六小区;期间俄军58集团军作训处长、北方军队集团副司令马洛费耶夫少将击毙;20日,俄军攻占格市中心附近的米努特卡广场;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使穿着绿色作训服的俄军在白色的雪地里成了绝好的目标,导致了大量的士兵伤亡。21日,俄军征调特种部队前往格罗兹尼作战。22日,俄军控制了格罗兹尼5个小区和部分其它地区;控制区逐渐扩大。26日,俄军包围***南部和西部的非法武装,基本上切断了非法武装向境外突围的道路;29日;俄军第325直升机团团 长尼古拉马伊达诺夫 上校被击毙。 2月1-2日战斗中, 杜达耶夫 的侄子等4名义军战地司令被击毙,非法武装首领 巴萨耶夫因 触雷,右脚被炸断,双手和头部受伤。2月4日,俄军将国旗插上格罗兹尼市中心***政府大楼。 俄军 2000年2月6日俄代总统普京宣布,***军事行动结束后,俄军将有计划地撤出***,但要在***长期驻扎一个师;8日,***副总统阿尔萨诺夫殉难;9日,卡赞采夫宣布,俄军已进入歼灭***山地非法武装的最后阶段;11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称,俄军已封锁了阿尔贡峡谷通往格鲁吉亚的出口,控制了该峡谷的战略要地;俄军占领***南部城市伊图姆卡列;俄政府表示不与***领导人进行谈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继续下去。 然而,由于俄军的一次失误,使得相当一部分***非法武装突围成功,躲进了山里,随着春天的来临,光秃秃的山地将变得枝繁叶茂,因此为***武装分子的隐匿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变得更加艰难。此后,俄-车双方进行了断断续续的镇压、伏击的战斗。到2000年6月中旬,战争基本上平息了下来。 第二次***战争,据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称:至2000年6月15日,俄军和内卫部队亡2091人,伤5962人。以相当于前次三分之一的代价,就取得了全面的战争胜利。今次战争,俄军充分吸取了上次战争的教训,准备充分,战术、指挥灵活,放弃了以往用大量的兵力来进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了特种部队精干的内卫部,用猎杀的方式对付***非法武装。同时,俄军吸取了美军在海湾和科索沃的作战经验,大量地使用了高科技、高精度的武器,摧毁了***许多的军用、民用目标,大量地杀伤其兵员,然后才让步兵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俄军还加强了对信息、情报的收集。迫使***武装连电台也不敢使用,大大地削弱了其战斗力。 2001年1月2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全面从***撤军,俄军的作战将从大量的歼灭义***为反***独立运动。由1.5万人组成的第42师和内外部的一个由6-7千人组成的旅将长期驻守***。 第二次***战争,由此已告一段落。 纵观2次战役总结:第一次***战争历时21个月,俄军共亡2000余人,伤5000余人,而未达目的;从1999年9月开始的第二次***战争,俄军仅以数百人的伤亡为代价就攻入格罗兹尼,战果显著。

记得采纳啊

***之战那年发生?

数年来,克里米亚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乌克兰的国家***和领土完整,影响着乌俄关系的顺利发展,是困扰乌克兰的难题之一。这期间,乌克兰政府一直在寻求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为途径,但收效不大。克里米亚的分立主义愈演愈烈。1995年3月,乌克兰中央为加强对克里米亚的控制,防止“发生原苏联很多动乱地区出现的情况”,先后废除克里来亚宪法和撤销克里米亚总统设置,并下令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政府置于乌克兰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克里米亚的局势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1]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前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的领土。1783年并入俄罗斯版图,1954年以前一直受俄罗斯管辖。1954年2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俄前议会曾于1992年5月21日单方面通过关于废除1954年2月决议的决定,1993年5月9日又通过关于收回克里米亚的重要海军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法令。乌克兰总统、议会和政府均指责俄议会的作法是干涉乌的内政;一再重申克里米亚是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俄方不便公开乌克兰提出领土要求,但也不愿放弃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权。俄议会中有一部分人一有机会就对克里米亚提出领土要求,这对俄总统和政府的立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乌俄分割黑海舰队的谈判中,俄方始终坚持俄海军单独驻守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俄方对克里米亚的态度得到了克里米亚分立集团的响应,他们依仗俄议会中的支持力量,与乌克兰中央抗衡,自行其事,令乌克兰中央十分棘手。

克里米亚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回归俄罗斯的分立集团活跃,对乌克兰的民族政策十分敏感,这是导致克里米亚政局动荡不安的症结所在,在克里米亚的人口构成中,俄罗斯族人占一半以上,乌克兰人是少数民族,因此,俄罗斯的文化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居民只讲俄语,听俄罗斯广播,看俄罗斯的电视,仅有7%~9%的克里米亚人看基辅电视台的节目。克里米亚发行的俄文报刊,杂志比乌克兰文多20倍。乌克兰独立以后,乌克兰民族主义势力一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提出一些过激的民族主义主张,克里米亚俄族人对此忧心忡忡,特别是当乌克兰政府定乌克兰语为国语时,不会讲乌语的大多数俄族人在升,晋升,就职等方面受到限制,俄族人倍感受到岐视,认为这是乌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表现。

据1994年中期的民意测验表明,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57%)对乌领导人的“民族主义政策不满意。克里米亚居民对乌克兰领导人的不满情绪在克里米亚亲俄派的鼓动下,演变成一股回归俄罗斯或者独立的潮流,分立运动愈演愈烈。1992年,克里来亚议会通过独立法令和克里米亚宪法,后在乌克兰议会,总统和政府的三方压力下,克方作出让步,1993年克里米亚俄族人提出脱离乌克兰问题; 1994年1月,亲俄派代表梅什科夫打着独立、回归俄罗斯,***“乌克兰化”的旗帜,当选克里米亚首任总统,并实行与乌克兰中央相抗衡的政策。

另外,1944年,被斯大林政府以“同希特勒占领者相勾结”的罪名强迫迁居他乡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在乌克兰独立以后大批返回克里米亚。目前,约20万鞑靼人散居在克里米亚周围的自建住房里,这无疑是引起克里米亚社会进一步动乱的隐患.同时,他们与俄罗斯人的矛盾甚深,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更加复杂化。

克里米亚领导层矛盾激化,政权机构无***常运转。近4年来,克里米亚更替5后政府,无一届政府能够真正开展治理半岛的工作。尤其是1994年1月梅什科夫任克里米亚总统以后,不断加强总统权力,引起克里米亚议会的不满,双方矛盾加剧。去年9月,总统和议会在任命行政领导人问题上发生分岐,议会为遏制总统权力,通过修改《克里米亚政府法》,将克政府权力置于议会领导之下,总统认为议会的行动是一场政变,并指责议会受***操纵,宣布解散议会,成立宪法委员会,后因克里米亚议会得到了乌克兰议会的支持及克里米亚总统卫队倒向议会,梅什科夫败北。实际上,议会已把总统架空。

今年1月,梅什科夫复出,继续与议会对立,指责议会是***犯罪集团的同伙,妨碍他治理克里米亚,致使半岛的经济一坏再坏,并再次向克里米亚居民许诺实行双重国籍和卢布区,希望选民支持他夺回权力。 经济和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是引起克里米亚动荡的直接原因。由于历史上克里米亚曾先后隶属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所以克里米亚的经济生活和生存条件均高度依赖于俄乌两国,这是克里米亚经济的一大特点。

克里米亚经济的支柱行业是军工产业、旅游业和农业。

①军工产业。克里米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有众多的深水良港,曾是前苏联的军工造船基地。在克里米亚的刻苏、费奥多西亚、塞瓦斯托波尔等地均建有大型造船厂,在辛菲罗波尔设有***电厂。

据统计,克里米亚几乎有一半居民从事军工造船行业。这一行业具有非常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近70%配套产品来自俄联邦和前苏联其他共和国.苏联解体以后,军工生产萎缩,这些企业陷入困境,加之一体化生产的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经济关系没能及时建立,这对克里米亚经济是致命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领导人均未拿出行之有效的经济转轨方案,致使克里米亚经济连年滑坡。

1994年,克里米亚的工业生产下降27%。1995年1、2月,工业生产下降30.1%,超过了乌克兰全国下降水平14.1%,岛内有76.2%的工业公业减产。

②旅游业。克里米亚气候怡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疗养旅游圣地。

旅游业曾是克里米亚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克里米亚每月财政收入的35%由旅游业提供。为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业,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每年向克里米亚大量投,其中俄罗斯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45%,乌克兰占30%,其他各加盟共和国占25%。经过多年的建设,克里米亚的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所建宾馆饭店可同时接待数百万名游客。

乌克兰独立以后,经济困难,对克里米亚的财政投入急剧减少,加上克政局不稳,经济恶化,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据乌方报道,1993年到克里米亚来休假的人数比二年前减少l0倍,1994年只接待了往年游客的1/4。

③农业。克里米亚的农业生产分为两部分,一是为当地居民和旅游人员生产食品,二是生产外销产品。

如在苏联时期,克里米亚每年向饿出售30%的葡萄、40%的葡萄产品,37%的其他水果和罐头食品,向乌克兰出售上述产品分别为17%、20%、20%。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克里米亚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苏联一体化经济制度的产物,其独立生存能力很弱,很难承受苏联解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目前,克里米亚农业急剧萎缩,所生产的食品只能满足克里米亚城市居民需要的30--35%,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已降至乌克兰境内的最低水平。伴随着生产大幅度下降而来的是大批人失业,目前,克里米亚的失业人数高达11万人。大批失业闲散人员造成社会犯罪率上升,社会秩序混乱。经济恶化,政府财政困难。

1994年第一季度,克政府仅凑到4070亿库邦,而政府预算需要7000亿库邦,同时,还有载能体欠债4060亿库邦。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梅什科夫政府一上任就迫不得已把面包,牛奶等食品的价格上调2—3倍。对于克里米亚居民来说,比经济危机更为严重的情况是饮用水危机。

1994年,岛内持续干旱,严重缺水,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靠乌克兰政府用水车从内地拉水度日,半岛居民的饮用水定量供应,同时大范围内流行霍乱。显然,克里米亚只有依靠乌克兰才能解决淡水供应问题。不容置疑,乌克兰在管辖克里米亚的四十多年中,为解决饮用水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将德涅伯河的淡水引入克里米亚。从某种意义上说,克里米亚的生存依靠乌克兰。 如何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中央从一开始就态度明确,这就是

①决不允许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克里米亚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关系到乌克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稍有松动,可能会触发散居在乌克兰工业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俄族人的分离运动,其后果十分严重。在这项原则问题上,乌克兰政府寸步不让,包括不能庄克里米亚实行双重国籍。

同时,乌克兰为捍卫自己的领土完整,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目前,美、英、法、德、日等国均己明确表示支抑乌克兰对克里米亚所持的立场。

②明确指出中央法律高于克里米亚法律,坚持要求克里米亚限期修改克里米亚宪法和法律中与乌克兰宪法和法律不相符的条款。

③允许克里米亚成为自由经济区,建立自己的财政体系。但是,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应有统一的武装力量,海关和货币——信贷体系,从而否定了克里米亚提出的实行卢布区的要求。

④为防止克里米亚局势失控,乌克兰一直向克里米亚派总统代表和内务部队常驻,并设有安全机构,但是上述措施并没有奏效。

克里米亚坚持要与乌克兰的关系建立在条约和协定的基础上,或者是实行邦联制。依仗俄罗斯的支持,克里米亚自行其事,在诸多问题上与乌克兰抗衡。

1992年5月克议会通过独立法,后在乌中央的压力下,在8月通过的克里米亚宪法中重申克里米亚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克议会又通过总统法和总统选举法。1994年1月,克里米亚违反乌克兰宪法举行大选,亲俄罗斯人士梅什科夫总统当迪,加快丁分立步伐。1995年2月,塞瓦斯托波尔市政府与俄联邦国家机关的领导人达成协议,塞市政府将与莫斯科政府建立直接联系以得到财政拨款。克里米亚议会要求叶利钦向塞瓦斯托波尔市和率菲罗波尔市设俄领事馆,以解决克里米亚人的国籍问题。

不久,克里米亚议会不颠乌克兰与克里米亚1944年4月达戍的财产分割决议,单方面宣布克里米亚境内的近200项属于乌克兰的财产归克里米亚所有,声称这将有利于解决克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自***问题。对克里米亚的上述活动,乌克兰方面一直采取宽容的态度,直至今年年初,乌克兰吸取了俄罗斯

***事件的教训,借克里米亚陷入政权危机的机会,才下决心果断解决克里米亚问题。

今年(2014)3月17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废除克里米亚1992年通过的克里米亚宪法,克里米亚总统法和总统选举法等7项法律,撤销克里米亚总统设置,解除梅什科夫的克里米亚总统职务,停止对克里米亚总统机构和根据与乌克兰宪法和法律相矛盾的法律决议建立的行政机构的拨款,并委托总检查长对克里米亚总统梅什科夫的侵权行为进行刑事调查。乌克兰议还通过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法》。

在这项法律中,明确规定丁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长期争执不下的几个问题。

①克里米亚的地位。该法第l条明确规定“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是乌克兰版图内的一个行政区或自治单位,存在于前克里米亚州地城范围内”。

②克里米亚议会的权力。克里米亚宪法是乌克兰法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同乌克兰宪法相抵触。克里米亚议会制定的克里米亚基本法以及对该法的修改需得到乌克兰议会批准后才有效力。

③克里米亚与其他国家的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关系。克里米亚只能在经济,环境保护和文化合作里米亚其领域进行对外交流活动。

④塞瓦斯托波尔市的地位。该市是乌克兰中央的直辖市,不属于克和国,其地位由乌克兰法律确定。克议会不顾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组建克里米亚政府的权力归中央的条款,于3月22日解除克总理弗兰丘克的职务,任命德罗博罗夫为新总理。弗兰丘克拒绝辞职,致使克里米亚出现双重政府并存的局面。

针对这—局势,3月31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颁布总统令,由乌克兰中央政府直接辅导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政府,克里米亚政府总理由乌克兰总统根据克里米亚议会主席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员则由乌克兰政府根据克里米亚总理提名任命。

命令特别强调,改归乌克兰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克里米亚政府,是指今年3月17日以前存在的政府。这实际否定了克里米亚3月22日解除总理弗兰丘克职务的命令。舆论界认为,上述两项强硬措施,实际上已取消了克里米亚共和国的自治权。这表明乌克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决心,从而达到明确中央与地方关系,消除分离主义的目的。 乌克兰敢于对克里米亚采取果断措施是由如下因素促成的。

①乌俄关系有所改善,这是乌克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前提条件。因为克里米亚问题直接牵扯到俄罗斯,是乌俄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克里米亚议会议长采科夫曾形象地说,克里米亚即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友谊桥梁”,亦是他们之间的“地雷,可以毁掉乌俄之间的友谊”。

尽管乌俄之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但两国之间也有许多共同利益,乌克兰在能源、市场、安全等关系到国家前途的众多方面均有求于俄罗斯。因此,乌克兰在解决克里米亚问题时—直比较谨慎,不希望克里米亚问题影响乌俄关系,特别是库奇马任乌克兰总统以后,在对俄政策上,一改前任总统克拉夫丘克的强硬政策,采取温和政策,主张恢复同俄罗斯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同俄建立战略关系,乌俄关系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乌俄两国副总理草签了乌俄双边友好合作条约,条约中明确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两国还就能源外债问题达成协议,饿方同意乌克兰延期偿还所欠能源债务。乌俄就黑海舰队的驻泊地问题的谈判已取得一定的进屉,两国已就建立国际航空发动机集团达成协议。

②俄罗斯同样不希望克里米亚问后影响俄乌关系。当俄乌关系处于低各时,克里米亚曾是俄压乌让步的法码,俄议会多次对克里米亚提出领土要求,目前,俄领导人希望加强乌俄关系,维护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北约东进,保护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传统利益。俄要达到上述目标,乌克兰是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乌克兰地处黑海,一直是前苏联通往地中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唯一水上通道,原苏外贸总量的60%都是通过黑海运出。

所以,俄罗斯对克里米亚议会请求俄帮助的要求基本上进行低调处理。俄议会下院副议长米.米丘科夫说,这完全应由乌克兰来解决它与克里米亚的分歧,虽然俄在克里米亚有一系列利益,但是们现在并且将来仍将继续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现在的边界。俄国家杜马主席雷布金也认为克里米亚问题是乌克兰的内政。俄总统叶利钦持同一立场。

俄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3月20日访问基辅时明确指出,乌克兰对克里米亚采取的措施“丝毫不应当妨碍乌俄谈判进程,这是乌克兰的内部事务”。克里米亚局势的稳定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有助于俄与黑海沿岸各国顺利发展经贸合作,其中包括俄罗斯一些地区和克里米亚的合作,这对俄罗斯巩固其在黑海地区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③岛上居民态度转变。克里米亚居民曾希望通过乌克兰独立过上好日子,幻想破灭以后又希望通过自身独立,与俄密切联系改变生活状况,但生活越来越艰难。他们对现领导人失去了信心。克居民在经历了94年夏秋的霍乱流行,干旱和饮用水危机等灾难以后,更多地希望中央加强控制,结束动荡局势,摆脱经济危机。

克里米亚半岛的少数民族,如克鞑靼人等均反对克里米亚脱寓乌克兰,希望乌中央亲自治理半岛。乌议会的决定和库奇马的总统令也得到了克里米亚地方苏维埃领导人的支持。这些正是乌克兰采取两项强硬措施未在克里米亚引起动乱的原因所在。

当前,对乌克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因素。

一是来自克里米亚议会的阻力,克议会一方面***乌克兰的决议.威胁要就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另一方面由克里米亚议会主席采科夫率队到俄罗斯杜马游说,争取俄罗斯的支持。对于克议会的作法,乌克兰总统库奇马曾明确表示,如果克议会继续激化局势,他将解散克里米亚议会。

二是来自克里米亚总统梅什科夫及其支持者的阻力。以克里米亚“俄罗斯党”为代表的这部分力量坚决反对乌议会和库奇马总统对克里米亚采取的措施,并在首都辛菲罗波尔举行******,谴责库奇马的政策,要求弗兰丘克领导的克里米亚政府辞职,呼吁克里米亚人支持被乌克兰议会废除的宪法。

梅什科夫和科夫均在***上讲话,号召公民进行“不服从现政权的活动”。参加******,***的约有1万人,这些人一致表示“克里米亚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俄罗斯的领土”,“塞瓦斯托波尔过去和现在都是俄罗斯的城市”。

三是乌克兰至今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办法保证议会决议和总统令在克里米亚贯彻执行。乌方固然可以用停止拨款的手段强迫克方执行乌的决定,但能否奏效令人怀疑。梅什科夫早在去年就声明,克里来亚有不列人中央预算的资金。

四是来自俄罗斯议会的压力。虽然俄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态度较谨慎,但仍有一部分人要求俄领导人干涉克里米亚,如以俄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和侨胞联络委员会主席扎图林为代表的一部分人主张乌克兰同克族米亚签约以后,俄再同乌克兰签订友好条约。

在议会的压力下,俄总统和政府在继续坚持克里米亚问题是乌内部事物这一基本立场和谨慎态度的同时,表示俄在半岛上“有着重要的利益”,所以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命运“不能漠不关心”。俄总统叶利钦已明确说,俄只有在确信乌克兰与克里米亚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损于克里米亚人的利益以后,才能签署两国“重大政治文件”。

五是来自克里米亚自身经济下降的压力。正如乌总统库奇马所说,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主要出路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乌克兰政府已拨款1.1万亿乌克兰库邦用于实现1995年稳定半岛社会经济形势纲要,并向克里米亚受灾农业企业提供1千亿库邦的援助。乌政府还准备进一步提供经济援助解决半岛的饮用水问题。

但乌克兰在自身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很难投入大量黄金全面解决克乌米亚的经济问题。克里米亚的经济复苏有赖于乌克兰经济好转和乌俄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不是在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

六是来自克里米亚内部矛盾的压力,克议会和总统,议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至今没有协调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相对抗,***活动猖獗,俄族人与克里米亚鞑靼人之间存有芥蒂,分立运动仍有市场。

这些都增加了乌克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难度。克里米亚问题在近期内仍是摆在乌克兰面前的—大难题。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12月16日,俄军进入***。 1994年12月31日,战斗正式打响。 1995年1月1日,俄军兵分三路挺进格罗兹尼;战斗打得相当激烈。经过奋战,在1月27日,俄军建立 第一次***战争中的俄坦克部队第二道格罗兹尼外部合围圈;由于***武装分子打得相当顽强,而且战术灵活,因此造成了俄军一定的伤亡,到1月28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不得不宣布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人数增至38000人,坦克230辆、步兵战斗车454辆、火炮和迫击炮388门。 从二战结束后,俄军的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阿富汗,苏联的军队惨败而回,而今次,在战争爆发头几天俄军每天阵亡即已经超过100人,到2月9日已经阵亡了1100人,另有数百人失踪。俄军的重型装备在***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首尾相接的坦克、车队进入***的村落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 2月20日至4月27日,战斗行动转入***南部古捷尔梅斯、萨马什金和巴穆特地区。 1995年3月初至1995年4月末,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外部。 1995年3月6日,俄内务部部队攻占格罗兹尼的最后一个据点---切尔诺列契耶;3月中旬,俄军撤出格罗兹尼,由内务部部队控制城内局势;3月16日,内务部军队第100师攻打***武装分子西部集团占领的萨马什金---巴穆特---阿西诺夫斯卡亚地区(***和印古什边界);3月20日,俄军向阿尔贡、古捷尔梅斯、沙利方向推进;24日俄军占领阿尔贡;3月30日,俄军攻占古捷尔梅斯;第二天,俄军攻占沙利;4月7-9日,俄军攻占萨马什金;18日占领巴穆特;24日,***成立反对杜达耶夫联盟,甘塔米洛夫当选为主席;28日,叶利钦签署《有关使***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从4月28日00时至5月12日0时在***暂停作战行动,当出现武装挑衅时,在***遂行解除起义武装任务的俄军视情况采取行动。 1995年5月到6月间,针对逃入山地的***非法武装,俄军进行了山地清剿行动,但在行动中,俄军尽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却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1995年6月以后,战争基本上停了下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 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率领约100名武装分子闯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杰诺夫斯克,扣押了1000多名人质,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撤出***,否则将杀死全部人质。经过长时间谈判,俄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基本上满足了巴萨耶夫的要求。6月19日巴萨耶夫率领武装分子撤回***,800余名人质获释。 在战争期间,俄军从未放弃过对***总统杜达耶夫的猎杀,但总是被杜达耶夫躲过。但在1996年4月21日,俄军的军用卫星截获了一个***电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一直不停地发射,因此,俄军的军用卫星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定位,然后把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中心立即把目标的相关信息传送给一架在空中待命的攻击机,攻击机根据信息立即发射了一枚空对地导弹,导弹直接命中,一举将目标摧毁。事后确认,目标就是杜达耶夫。从发现到猎杀,前后不过几分钟!俄军打了一个极其完美漂亮的信息战!***的匪首被打死,武装分子混乱异常。 5月27日,叶利钦前往***,宣布战争结束,俄军取得胜利;6月中旬俄军宣布撤军计划,8月底完成撤军,但留下2个旅常驻***。 8月30日,俄总统驻***全权代表、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非法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双方同意无条件停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冲突;将***地位问题在2001年以前解决。1996年10月19日,雷布金接任列别德解决***问题。12月29日,雷布金宣布,原定常驻***的101旅和205旅全部撤出***。第一次***战争结束。 俄罗斯***共和国地图 据俄国防部统计,截至1996年8月30日,在***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打死。 [编辑本段]第二次***战争 签署停火协议为***人民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几年来,***名义上未脱离俄联邦,但拥有事实上的独立。马斯哈多夫于1997年1月27日日出任***总统,但实际的兵权却掌握在***武装力量总司令巴萨耶夫手中。***武装分子对俄罗斯的领土土完整造成更大的威胁。 1999年8月初,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巴萨耶夫率领几千名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村庄,并于8月10日成立所谓的“达吉斯坦***国家”。 1999年8月7日,***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地区,俄军以北高加索军区为基础建立联合军队集团镇压;俄军使用航空兵和炮兵猛烈打击***武装分子,地面部队采用特种战术进行攻击,在此期间,俄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到25日全部收复了被***非法武装占领的村庄,基本消灭了达吉斯坦境内的所有***武装分子。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开进;10月2日,俄内务部部队占领***境内第一个村庄---波洛兹基诺夫斯卡亚;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宣布,俄军已从几个方向进入***并向纵深推进;14日,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先头部队已距格罗兹尼20-25公里;10月15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上将宣布,16日进入战争第二阶段。 1999年10月16日至12月3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挺进格罗兹尼。 1999年10月16日,联合军队指挥部宣布,58集团军将控制那兹拉尼---格罗兹尼公路;17日,航空兵和炮兵对数个城镇和村庄的武装分子进行打击;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已控制45个居民点;29日,俄国防部宣布到11月底结束***的主要战斗行动;11月9日,俄内务部军队第一副司令巴尼科夫宣布,遂行***战斗行动的内务部部队达到25000人;12日,俄军占领***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1999年12月3日俄宣布剿匪军事行动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战斗行动中,俄军占领了***境内119个居民点中的98个,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地区。 1999年12月3日到2000年2月:战争进而到第三阶段,包围和攻打格罗兹尼。 12月6日和8日,俄军分别攻占***第三大城市阿尔贡和乌鲁斯马尔坦,完全封锁格罗兹尼;9日,俄军开辟南部作战方向,追击退向山区的敌人;10日,俄军向格罗兹尼守敌发出通牒;15日,俄军先头部队在格罗兹尼东郊占领阵地,马尼洛夫宣布,计划2000年2月底结束作战;22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宣布,两至三周后俄军将控制***南部山区;25日夜,俄军总攻格罗兹尼,特种快速反应支队、特警和内务部部队在甘塔米洛夫指挥的***地方武装配合下从东、东北、西北方向攻入格罗兹尼;与此同时,俄军继 2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续在南部山区打击***武装分子;2000年1月1日俄代总统普京亲自驾驶Su-27战机到北高加索前线犒赏作战官兵;1月10日,***非法武装反攻阿尔贡和沙利;18日,俄军恢复攻打格罗兹尼,作战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向市中心推进,解放第一、第三、第四和部分第六小区;期间俄军58集团军作训处长、“北方”军队集团副司令马洛费耶夫少将阵亡;20日,俄军攻占格市中心附近的米努特卡广场;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使穿着绿色作训服的俄军在白色的雪地里成了绝好的目标,导致了大量的士兵伤亡。21日,俄军征调特种部队前往格罗兹尼作战。22日,俄军控制了格罗兹尼5个小区和部分其它地区;控制区逐渐扩大。26日,俄军包围***南部和西部的非法武装,基本上切断了非法武装向境外突围的道路;29日;俄军第325直升机团团长尼古拉•马伊达诺夫上校阵亡。2月1-2日战斗中,杜达耶夫的侄子等4名***武装分子“战地司令”被击毙,非法武装首领巴萨耶夫触雷,右脚被炸断,双手和头部受伤。2月4日,俄军将国旗插上格罗兹尼市中心***政府大楼。 2000年2月6日俄代总统普京宣布,***军事行动结束后,俄军将有计划地撤出***,但要在***长期驻扎一个师;8日,***副总统阿尔萨诺夫被击毙;9日,卡赞采夫宣布,俄军已进入歼灭***山地非法武装的最后阶段;11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称,俄军已封锁了阿尔贡峡谷通往格鲁吉亚的出口,控制了该峡谷的战略要地;俄军占领***南部城市伊图姆卡列;俄政府表示不与***领导人进行谈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继续下去。 然而,由于俄军的一次失误,使得相当一部分***非法武装突围成功,躲进了山里,随着春天的来临,光秃秃的山地将变得枝繁叶茂,因此为***武装分子的隐匿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俄军的清剿行动将变得更加艰难。此后,俄-车双方进行了断断续续的镇压、伏击的战斗。到2000年6月中旬,战争基本上平息了下来。 第二次***战争,据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称:至2000年6月15日,俄军和内卫部队亡2091人,伤5962人。以相当于前次三分之一的代价,就取得了全面的战争胜利。 今次战争,俄军充分吸取了上次战争的教训,准备充分,战术、指挥灵活,放弃了以往用大量的兵力来进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了特种部队精干的内卫部,用猎杀的方式对付***非法武装。同时,俄军吸取了美军在海湾和科索沃的作战经验,大量地使用了高科技、高精度的武器,摧毁了***许多的军用、民用目标,大量地杀伤其兵员,然后才让步兵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俄军还加强了对信息、情报的收集。迫使***武装连电台也不敢使用,大大地削弱了其战斗力。 2001年1月2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全面从***撤军,俄军的作战将从大量的歼灭***武装分子转为巩固***局势。由1.5万人组成的第42师和内外部的一个由6-7千人组成的旅将长期驻守***。 第二次***战争由此已告一段落。

以上就是关于1996年底,***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76106.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