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600字)

作者:曲甜梦 干货分享 2023-06-03 15:53:27 阅读:26

一、成都杜甫草堂的魅力在哪里?

杜甫草堂为成都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于成都时的故居。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600字)

杜甫草堂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堂内建筑典雅,亭台楼阁错落精致,小桥流水,竹树成荫。茅屋景致别具一格,其间绿树溪流环绕,竹篱柴扉,菜圃青翠,一派浓浓的田园景象。游人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古代,仿佛能看见诗人杜甫一家人当时在这里恬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令人浮想联翩。

除了典雅清秀的园林区,还有文化气息浓郁的文物景点区,内藏史书三万余册,文物两千多件。包括历代杜诗精刻本,手抄本,铅印本等等。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座宏伟的史诗殿堂,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日江风半入云。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果你也是位杜迷,一定要去杜甫草堂。

二、杜甫草堂是如何形成的?

杜甫草堂是如何形成的?

当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从长安 经甘肃逃亡到成都,友人帮助其在西郊花溪畔建起一座茅屋,被杜甫自诩为"草堂"。他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名扬天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三万余册,文物二千余件。

如今杜甫草堂是历代圣贤为纪念杜甫,而不断修缮而成。

杜甫草堂是如何形成的?

公元759年冬天,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诗人杜甫携家带口,从甘肃陇右辗转几百里路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涴花溪畔修建一座茅屋居住。杜甫自诩为“草堂”,也叫“成都草堂”,为记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老百姓称其为“杜甫草堂”。

杜甫一家就住在这茅草屋中。秋天,一个风大雨急的天气,屋子上面的茅草被风刮掉。一家老小躲在透风漏雨的茅草屋内,饥寒交迫,无法睡眠;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穷苦百姓,作诗一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今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罥:读Juan,挂的意思。衾:读qin,被子的意思。)

杜甫通过自己的茅草屋被大风所破,全家老小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也不复存在。五代时,诗人韦庄找到草堂遗址,重建草堂。后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其中经明弘治十三年及清嘉庆十六年,两次重修,奠定了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成为纪念祠堂与诗人故居为一体的博物馆。

“杜甫草堂”建筑古朴典雅,园林秀丽幽静,是著名文化圣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成都杜甫草堂很吸引国内外游客,究竟有什么特殊魅力?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青年时期为官,由于官场不得志,加之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让杜甫心生退意,弃官入川,来到了成都。

现今位于成都市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就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成都是历史、文化、经济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开建成都以来3200多年未曾改过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个富足的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美称。古代的文豪、达人,都把能到成都“打卡”当做一生的荣幸。李白、杜甫,岑参、高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初唐四杰等都来到了成都休学客居。

杜甫刚到成都,就被成都的富足、深厚的历史、和如画的美景折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杜甫对成都美由衷的赞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更把花海簇拥的成都城描写的如仙如幻。

杜甫在成都居留了4年,给成都留下了200多少优美的诗句。成都不仅是杜甫休养生息的地方,也让他成了我国大诗人。

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在历史上交汇在一起,谱上了历史的篇章。

杜甫草堂不但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着“文化符号”的地位,喜爱中国文化的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成都时,刚到成都就先到了杜甫草堂,足足流连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卡梅伦首相依依不舍地题词:“感谢你们让我有幸参观了如此美丽和宁静之地”。

杜甫草堂,带着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全中国和世界人民熟知。

故宫通票才60,杜甫草堂60太贵了。作为成都人都没去过草堂

四、为什么身为河南人的杜甫,杜甫草堂却建在成都?

杜甫是河南人,但成都有纪念杜甫的地方(杜甫草堂),并且还是全国规模最大,这是因为杜甫曾经在成都待过将近4年的时间,并且杜甫写的诗里名流千古的大部分都是在成都写的。

杜甫出生在河南洛阳,本身家庭条件不错,后来在父亲去世后才变的比较贫穷,在洛阳长大后大约30岁左右去长安(西安)求官,正式步入仕途,但是当时的唐朝已经开始***,所以尽管有才,还是没能当上大官,只是给皇帝写写建议,类似于一个文职官员,没什么权利还得时刻注意自己言行。

杜甫性子直,说话不懂人情世故,于是得罪了很多人,但杜甫才能出众,还是有很多人敬佩他的才华,有很多好朋友。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携一家四口前往成都躲避战乱,在现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地方建了自己的一所小茅屋,也就是后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指的房子。

在这里,杜甫写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诗,例如《蜀相》《春夜喜雨》《登高》《江畔独步寻花》等等,直到后来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写了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欣喜若狂,准备泛舟回家,正如诗中所写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实际上他也这么做了,买了个船,沿着这条线回家,但是到襄阳时,贫困潦倒,在船上去世。

杜甫的诗注重描写细节,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许多自然景色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被后世敬仰,于是后人在成都当时杜甫住过的地方修建了杜甫草堂用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实际上纪念杜甫的地方有很多,但这里无疑是最大最有名气的一个。

杜甫只是出生在河南巩义,其实,他属于是京兆杜氏,因此,杜甫才有了世家子弟的名头。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武则天时候的京官,虽然官阶不高,也是武则天的近臣,为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的父亲是杜审言的长子杜闲,官至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按说这样的出身对于杜甫而言算是天生捧着了金饭碗,只可惜,杜甫本人却时运不济,一生坎坷流离。

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了进士答案,结果不幸落第。此后,杜甫与李白云游燕赵,梁宋和齐鲁之地,直到天宝六年,杜甫在长安参加了由李林甫主持的应考,结果却以“野无遗贤”的闹剧收场,应试的士子全部落第。此后,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求官,终于在杜甫四十四岁这一年,被授予了河西尉这样的九品小官。杜甫还不愿意去赴任,朝廷又改授其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官隶属于东宫六率,是太子的属官。

可惜,杜甫刚刚当上了官,旋即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只好将全家迁往鄜州(今延安富县)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以于灵武登基,他这个太子的属官立即赶往灵武投奔,不幸的是杜甫走到半道上,让叛军给抓住了,押往长安。杜甫在长安被关了两年,才得以逃出长安赶往凤翔见到了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虽说只是个八品官,却是给皇帝提建议的谏官。

此时因为宰相房琯征讨叛军失利,犯了死罪。6杜甫与房琯,严武等人乃是布衣之交。因此,杜甫冒着罢官的风险屡次向皇帝建议释放房琯,最终因为触怒唐肃宗而被贬华州,从此不再受到皇帝的重用。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的任上干了两年之后,决定放弃这个官职。由于他的好友严武任蜀州刺史后有升剑南节度使,杜甫决定举家入蜀,投奔严武。

于是,在严武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城西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这就是杜甫草堂。在成都的日子是杜甫有生之年里过得较为舒心的几年。然而,随着严武被调回长安后,杜甫也离开了成都举家迁往奉节。

两年之后,严武再授剑南节度使,杜甫一听说严武回来了,又回成都入严武幕僚,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的时间一共四年,却创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其中《登楼》《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传世名篇。也只有在成都的岁月里,这座草堂才让他有了家的感觉,而这座草堂也见证了杜甫这个伟大诗人从坎坷到漂泊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74376.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