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浠水天然寺门票多少钱 (浠水天然寺隆可法师简历)

作者:吕图图 生活经验 2023-06-09 15:53:47 阅读:29

1. 黄冈浠水最大的寺院

黄梅四祖寺、老祖寺、五祖寺 麻城九龙寺 浠水紫云寺 武穴头陀寺 团风会龙寺 黄州安国寺等 。

浠水天然寺门票多少钱 (浠水天然寺隆可法师简历)

2. 浠水天然寺

黄冈市位于大别山南鹿长江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庙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寺庙有黄梅县的四祖寺(西山寺),五祖寺(东山寺),老祖寺(紫云山寺),黄冈黄州的安国寺,蕲春县的昭化寺,武穴的头陀寺,浠水县的天然寺,黄梅县的妙乐寺,还有药王寺,江心寺等。

3. 浠水县所有寺院

属于鄂东

黄州古城

位于湖北东部的历史遗迹

黄州,位于湖北版图的东部,长江中游的北岸,与鄂州隔江相望,乘船从汉口顺江而下,出三江口就可以看见黄州城的远景。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期到过黄州城郊,后来筑了土城,名曰:禹王城。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黄州古城地理位置湖北东部占地面积四百余亩

发展历史

据中国古代史和府县志记载,古城的遗址是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在此修筑的一座都城,名曰;邾城,也称邾王城,禹王城。东周时期叫弦国,弦子国,战国时期叫邾国。后来楚灭各小国后,黄州属于楚国的领地。将此城正式定名为“邾城”。

到了东汉末年,魏、吴、蜀三国分争时期,也就是公元208年,在邾城附近的江面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率2O万大军一路南下,连战皆捷,後与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遭遇於赤壁。诸葛孔明借东风,火攻曹军船舰,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曹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吴、蜀乘胜追击,曹操败走从此不敢南下。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战也成了历史上有数的著名战役之一,故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

自楚灭邾后,迁徙其君民于此邾城,逐步建成了江北的大都邑,后赵所灭,经历了600余年。她作为江淮名城,军事重镇,经历过东(齐鲁)西(巴蜀)文化的大融合,促其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景象;也经历过朝代的更替,金戈铁马的战争洗礼,见证了成败得失,兴衰荣辱。可谓是黄州历史源远流长。

黄州之名,始于公元579年,也就是北周大象元年,距今已经有1500余年了。当年北周出师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攻占大别山南麓广大的地域,改南司州为黄州,设置总管府,领黄陂一县,从此,黄州之名就铸于中国的史册。

翻开历史的黄州府城图,龙王山雄踞府城之北,南有赤鼻山,西有聚宝山,拱护府城。龙王山下有多条山岗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黄州城内外街道,房屋依山岗、沟谷而建。有人将龙王山下的山岗比喻为龙须,也有人将其比喻做手背和五指。手背即城北高阜龙王山、赤鼻山,聚宝山,五指即为三山发脉的五条山岗。

经过历史的变迁和建设发展,五条山岗已经不再明显的显露出来。

黄州的地形是龙脉,龙为水之神。形家有言;水养生灵,地通水文,物丰人杰。北宋初年,黄州从故邾城,即今禹王城,南迁五里至江滨修筑土城。当时的黄州城不大,其地势险要,水环州城。

《黄州府志》赞称;“西以江为固,东傍湖泊,东北倚山峦,”又言:“前界大江,后倚高阜”。宋。咸平三年(公元999年)王禹偁任黄州刺史,对黄州的地势用诗来称颂:

“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屈曲环复周。”

可见,上善之江水,对黄州大地滋润尤嘉,使其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黄州自有名以来的一千五百多年间,历经了无数次磨砺,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劫难,几度风雨,几经兴衰。

黄州诞生于朝政更迭的动荡年代,本地域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直到隋文帝杨坚灭后周,统一分裂的局面后,黄州境内才始得安定,经济逐步恢复,人民得以安居。

公元617年,反隋瓦冈军李密率部队攻陷大别山南麓各地城池,,李唐王朝建立后,革除了隋之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原来叫郡;唐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将原来的永安郡改为黄州。

在近一千多年间,黄州经历了多次战火的劫难。唐乾符年间,农民起义军王仙芝所部两次围攻黄州,州城沦陷。后又遭黄巢义军的侵掠,曾一度繁荣的黄州城夷为荒丘。

南宋末年,黄州再次遭劫,公元1209年----1217年间,金兵大将完伯颜率30万精兵攻陷麻城后,其先头部队向黄冈县境内进逼,可是,南宋官军不及10万,无力抗拒金兵强大的攻势,不到半月全县沦陷于金兵之手。金兵以极其残暴的手段进行疯狂的报复,烧杀抢掠,荒尸遍野,黄州城内洗劫一空,古木、修竹、房舍全部烧毁,几十里不见炊烟,黄州地域空旷荒芜,甚至有老虎出入长圻廖,成遍大如掾的楠竹已绝迹。

元朝顺帝年间,黄州仅有18万户,百里平畴只有几家烟花,野草淹没了田地,惨不忍睹,多么凄凉的时代啊!

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后,采用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大量的***进入黄冈,在此开垦良田,繁衍生息。所以,今人皆称其祖先是从江西迁来的。

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部将罗汝才所部、张献忠所部多次攻陷黄州府属各地城池,繁荣昌盛一时的黄州又遭劫乱,尤其是张献忠所属几“革左五营”在鄂东流动作的时间长,破坏性大,摧域掠地,滥杀无辜,惨绝人寰,境内人口急剧下降,田地荒芜,殍尸遍野,各地集镇、城池、书院均遭兵毁,残破不堪,昔日的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遂成废墟。

清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朝政始通,自此而后的65年间,黄州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四乡读书颂经之声再起。

清末,黄州因太平天国五次攻战,对顺治13年修复的城池有较大的破坏。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黄州知府举把属之力再度修整,维持了明初府城的规划。

辛亥年八月,武昌起义军一声炮响,黄州军民随即高举义旗,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府地方政权,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黄州古城是明洪武初年开始兴建的,当时朱元璋诏令天下:“广积粮,高筑墙”。黄州知府李仁及驻军指挥黄荣禀承朝廷旨令,动员府属军民兴建黄州府城,将宋元两朝黄州州城不成规划,滨江傍湖,地势低洼,常遭水患的弊端,迁移到向北移二里处修建新城。新城位于龙王山龙脉之上,地势高昂,规制宏伟。

据《黄州府志》记载;修筑黄州府城前后共用了17年时间,动用了府属民工5万余人。古城依山傍水,西以大江为固,四周修有坚固的城墙,外环有护城河,有四门:东有清淮门,南有一字门,西有清源门,西北有汉川门。城内的面积约2.19平方公里。至今有存的遗迹可见。

当时在城内先后建有河东书院、府学、县学、贡院、以及旌表儒林寺庙、牌坊。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府城内建有夫子庙、文昌宫、大士阁、四官殿等,城内有牌坊34处,即激扬坊、善沿坊、武定坊、金榜题名、世科坊、思贤坊、威武坊、文明坊、翔凤坊、驻节坊、清平坊等,这些牌坊都是对境内名贤儒仕的旌表,使其流芳千古,光耀门庭。

黄州府城是当时军事、政治、文化的机关重地,城内不准经商,没有商铺。所有经商的都是在城外沿江的沙街和城南的十字街等处。古代经商之地叫作“市”,黄州是地方官员,守军驻地,称作“城”,绝不能把黄州府城当做今天的“城市”。

这明代兴建的黄州府城到解放也经历了几十次灾难。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冬,黄州沙街商棚起火,连烧数日,清源门焚毁。

明万历二十五年(1578年)春,城南起火,十字街、沙街、数百家商铺毁于大火,且殃及了一字门城楼和考棚街,青云街道房舍数百家,一时间,府城内外乌烟腾空,火光映天,官署眷属携儿带女外逃,惨状难堪。

明崇祯七年至十六年(1634——1643年)的九年间,多次遭罗汝才、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的攻伐。原称“金汤甲诸郡”的城池,惨遭破坏,烧毁了官绅的房舍和学宫、书院等建筑物。将被俘虏的官兵及官绅眷属妇女来拆城墙,当黄州西部城墙拆至人肩时,将其全部杀害,推入大江以葬鱼腹。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战争史上最不光彩的事件。

清王朝确立后,顺治三年至十三年(1646——1656年)十年之间,完成了修复府城的任务。仍保持着明代的规制,再一次显露了鄂东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的威严气质。

清咸丰年间,黄州府城遭受了战争的劫难,咸丰三年至咸丰十一年(1853——1861)的八年间,太平天国军五次攻克黄州,其中二、三、四次攻克黄州城的破坏尤为严重。焚烧城内的官署,书院,学宫等建筑物,城外的安国寺、东坡赤壁等建筑群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农民起义战争结束后,同治五年(1866年),黄州知府黄益杰率守城官兵,发动民众修复黄州城,缩减了易水患的城西,五月动工,十一月底完工。黄知府督修城池的重点仍是城墙及军事设施,突出了古城黄州历为军事据点的特点,至于城内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类建筑均由官倡民助陆续修建,到清光绪初年,黄州古城修复工程完竣,使其旧貌换新颜了。

翻开清光绪八年版(1882年)《黄冈县志。县城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内外的主要街道及各类建筑物。县学、贡院、县署、都司、鼓楼、协镇、戌厅、府学、卫署、府署等均在城内街道两旁。

清淮门外过六甲街,在其山岗上建古敌楼一座;一字门外过十字街有安国寺及宝塔等宗教建筑群;汉川门外有名胜古迹赤壁,于公祠建筑;出清源门是商家云集的沙街,向西过观澜桥是滨江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船泊于城下,生意兴隆,繁荣热闹。当时的古城黄州,真是“依山近江,雄伟壮阔,为蛟翔鸾峙之地。”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黄州革命志士举火烧毁了河东书院,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队黄州城外的大码头、沙街、安国寺等处进行了多次轰炸,一些民房、商铺、古典建筑受损,宝塔中弹被震歪斜。

1947年春,古城清淮门及其两侧的城墙已拆除,用其砖,石、木料兴建黄冈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5月14日,黄州解放!1955年10月,黄冈县党政机关从团风迁驻黄州,从此,黄州为地、县两级同城同治,成为鄂东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黄州的名气因赤壁之战和大文豪苏轼而来,东坡赤壁是黄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如今的赤壁是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黄州王家店的巨富刘维贞捐巨资重新修建的。历时七年,才形成了东坡赤壁的格局和规模,以后几经修建,才看见现在这样的景观。

东坡赤壁经历了数次劫难,相传三国时期,人们发现赤鼻山峭壁处有一溶洞,名士徐邈在此洞居住修行。徐邈是魏晋蓟人,初为尚书郎,他嗜酒如命,是当时“志行高洁,才博气猛”的名士。后人将此洞取名“徐公洞”。赤壁因自然景观奇特,吸引了名人墨客到次游历。据《黄州府志》记载,晋朝龙骧将军蒯恩,为纪念孙权兄弟在赤壁山下南侧建造横江馆,该馆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唐朝遗址尚存。

唐朝,赤壁山巅建有四望亭,北宋初年,赤壁山上建筑物毗连栉第,府城西南楼台耸立,煞是壮观。韩琦赞曰:“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诗中的三四楼,即栖霞楼、涵晖、竹楼、月波楼。

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多,他最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过黄泥坂,躬耕东坡;筑雪堂;游赤壁,著华章;出黄州东门,凭吊邾城遗迹;禅安国寺,探究佛经……足迹所至,无不留下赞美黄州山川铭物风情的辞句,形成了黄州东坡的诸胜。

苏轼离开黄州后,当地官民有意识地保护东坡遗迹。

南宋初,金兵南犯,黄州东坡诸胜惨遭战火。绍兴初年,黄州一道士自捐钱粟,修复雪堂,官民皆庆贺。

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到黄州游历东坡胜景时,对保存完好的东坡雪堂记述和赞美。写下了《入蜀记》。他黄州三日游,游历了安国寺,栖霞楼,竹楼,赤壁诸山胜,品赏了黄州的物产及风土人情。

宋末,黄州为官军和元军争雄的战场,城内外东坡诸胜建筑物再遭兵毁。元朝重武轻文,东坡遗迹没有修复,甚至连苏东坡诸胜遗址在何处都无法寻找。一代文豪的英名几乎被人遗忘。

到明弘治十年(1497年)卢浚任黄州知府,他极力倡导恢复东坡遗迹,建设赤壁等名胜古迹。一直到明万历末年,在这120余年间,黄州东坡赤壁形成了规模性的建筑群,东坡遗迹建筑皆取苏轼在黄州所著的诗文名句来命名。具有鲜明的纪念意义。当时人称此为黄州赤壁。

明末,黄州府城惨遭战火劫难,黄州赤壁等建筑物化为灰烬。

清康熙三年至九年(1664——1670年)著名诗人宋荦任黄州通判,他是苏学专家,来黄后,目睹黄州赤壁的断壁残垣,凄凉冷落,心灵震撼,极为伤感。为了恢复东坡名胜遗迹,他自捐薪俸,募化众人,督修雪堂,洗墨池,西爽亭等古迹。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州知府于成龙,督城民在赤壁叽修建“二赋堂”及其他建筑物,并亲自榜书“二赋堂”三字。于成龙离黄后,知府郭朝祚将其正式定名为:东坡赤壁。他书“东坡赤壁”四个大字嵌刻于门楼之上。

清咸丰年间,黄州为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军事重镇,战火再起,硝烟过后,东坡赤壁尽皆瓦砾,一片狼藉。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州府属战乱平息。黄州巨富刘维贞捐巨资,历经七年修建,才形成了东坡赤壁的格局。

1929年4月,蒋介石到武汉指挥所部剿共,曾来到黄州,游览了东坡赤壁。后为新版《黄州赤壁集》题写了书名,并为赤壁题词“文章千古,壁垒一新”。为保护东坡赤壁胜迹,国民政府颁发文告。蒋介石签署的这份布告,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对保护东坡赤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景点

新中国成立后,东坡赤壁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政府将东坡赤壁风景区列为兴城发展的龙头经济,弘扬东坡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举全民之力,扩建了赤壁公园,公园现有面积四百余亩。

建筑物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

投资十多亿新建了遗爱湖公园,如今,遗爱湖公园一片蓝蓝的湖水,湖畔依旧绿意盎然。广阔的湖面,明净而通透。喷泉、浮雕、楼亭、栈道,还有绿色草坪、阳光沙滩、水幕影院、滨湖风情吧、生态走廊、竹林幽径……

一个个景点、一道道景观,凭借着一湖春水、十里风光,内揽自然之秀、外得人文之胜,成为了黄冈的城市名片,成为市民游憩、娱乐和休闲的福地。她以其强大的凝聚力、牵动力和辐射力,对外充分展示了古城黄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逐步形成了东坡旅游文化名城。

4. 黄冈浠水最大的寺院是哪个

青泉寺开放时间 8:30-17:00。清泉寺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

元末天完古国、鄂东名刹浠水清泉寺,历史渊远,久负盛名。位于今黄冈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所在地。始建于唐贞观朝,是一座闻名鄂东的千年古刹。

清末重修的清泉寺,尽管不及鼎盛时期那样震撼壮观,但也不失恢宏庄重。像所有的大寺庙一样,寺门三开,中间为山门,东西是侧门。山门高大,横额题为清泉寺,上有高大的牌楼,挂有双龙戏珠金匾,上刻清泉禅寺四个大字。

5. 湖北黄冈有哪些寺庙

黄冈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点众多。黄州赤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一词、二赋、八诗等千古名篇;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景区已成为假日旅游观光的热点,黄梅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是著名的佛教祖庭,名声远播海内外;境内还有一大批革命领袖和历史名人的陵园、堂馆以及革命遗址、遗迹。 黄冈好玩的地方大别山黄冈山川秀美,风景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大别山横卧中原,绵延千里,其主峰天堂寨在黄冈罗田境内,号称“中原第一峰”,其腹地自然风光雄奇险幽,可与泰山、庐山媲美,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当前全市正在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利用黄冈特色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大别山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自然生态休闲为主体的绿色旅游,形成大别山特色旅游产业新格局。天台山湖北天台山风景区属于大别山山脉,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内。 南距武汉125公里,距红安县城25公里,北接河南省新县,总面积63.87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势若接天的天台山、幽静秀美的爱河风情峡谷、惊险***的对天河漂流、项目齐全的户外拓展基地,还有佛宗道源的天台寺和九焰山古兵寨。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8%,年平均气温在23度,冬暖夏凉。东坡赤壁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为一体。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贬来黄州,常在此逸兴吟哦并写崐有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后《赤壁赋》)和其他名篇佳作,后人因此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在一起,名日东坡赤壁。经考证,这一带还是三国赤壁大战之处所。门票:40元交通武汉各大汽车站有发往黄冈班车,每20分钟左右一班,车程1个半小时。公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公园路11号,汽车站坐8路公交车可到。三角山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门票:30元交通从武汉乘汽车到黄冈浠水县,然后转车到洗马镇三角山景区即可。五祖寺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16公里的东山,又称东山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被御赐为“天下祖庭”。唐宣宗敕建五祖祖师寺院,并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元文宗赐弘忍***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千百年来,五祖寺历经沧桑,最后一次毁于清咸丰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仅存十几栋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挪步园避暑山庄挪步园座落在黄梅县紫云山正南面。纵横10公里,方圆25公里,与江西庐山牯岭隔长江相对峙。挪步园奇峰险崖,雾海流云,层峦叠嶂,变化莫测。龙泉劈山而下,苍林翠竹形成妙绝风光。北有紫云山、双峰尖、鲤鱼峰、静风修书洞。南有巢云寺、夺印石、天门松、寄马寨,金扁担(山);东有老祖寺、出米石、出水池、紫云瀑布、郑文彬镌石墨迹、电站。西有静凤当店、清静洞、郑文彬、吴学信等游人诗词手迹、好汉寨等。 挪步圆是明崇祯皇帝赐给兵部尚书汪可受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海拔有1244.14米,年平均温度22.8度,森林覆盖率达95%。

6. 黄冈有个什么寺

黄冈安国禅寺简称安国寺,安国寺位于古城黄州西南的城区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据明弘治《黄州府志》载,该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即公元658年,始名护国寺。嘉佑八年(1063年),宋仁宗御赐“安国”寺石,并赐玉印一方,其阳篆字曰“敕赐唐代祖庭安国祥林之宝”,仍藏于寺内,为镇寺之宝,自此,安国寺声名远播,成为江淮乃至全国名刹。该寺历史上规模宏大,相传曾“骑马关山门、敲锣开斋饭”。明万历二年(1574年)安国寺内建青云塔(又名文峰塔)俗称宝塔,塔高七层,塔顶西北侧长朴树一株,枝叶茂盛,成为一大景观。

7. 黄冈浠水最大的寺院是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拓展资料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淲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体始于唐代韩偓,流传至今;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通常以韩偓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8. 浠水佛教寺庙

黄冈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点众多。黄州赤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一词、二赋、八诗等千古名篇;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景区已成为假日旅游观光的热点,黄梅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是著名的佛教祖庭,名声远播海内外;境内还有一大批革命领袖和历史名人的陵园、堂馆以及革命遗址、遗迹。

黄冈好玩的地方

大别山

黄冈山川秀美,风景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大别山横卧中原,绵延千里,其主峰天堂寨在黄冈罗田境内,号称“中原第一峰”,其腹地自然风光雄奇险幽,可与泰山、庐山媲美,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当前全市正在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利用黄冈特色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大别山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自然生态休闲为主体的绿色旅游,形成大别山特色旅游产业新格局。

天台山

湖北天台山风景区属于大别山山脉,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内。南距武汉125公里,距红安县城25公里,北接河南省新县,总面积63.87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势若接天的天台山、幽静秀美的爱河风情峡谷、惊险***的对天河漂流、项目齐全的户外拓展基地,还有佛宗道源的天台寺和九焰山古兵寨。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8%,年平均气温在23度,冬暖夏凉。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为一体。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贬来黄州,常在此逸兴吟哦并写崐有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后《赤壁赋》)和其他名篇佳作,后人因此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在一起,名日东坡赤壁。经考证,这一带还是三国赤壁大战之处所。

门票:40元

交通

武汉各大汽车站有发往黄冈班车,每20分钟左右一班,车程1个半小时。公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公园路11号,汽车站坐8路公交车可到。

三角山

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门票:30元

交通

从武汉乘汽车到黄冈浠水县,然后转车到洗马镇三角山景区即可。

五祖寺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16公里的东山,又称东山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被御赐为“天下祖庭”。唐宣宗敕建五祖祖师寺院,并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元文宗赐弘忍***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千百年来,五祖寺历经沧桑,最后一次毁于清咸丰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仅存十几栋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

挪步园避暑山庄

挪步园座落在黄梅县紫云山正南面。纵横10公里,方圆25公里,与江西庐山牯岭隔长江相对峙。挪步园奇峰险崖,雾海流云,层峦叠嶂,变化莫测。龙泉劈山而下,苍林翠竹形成妙绝风光。北有紫云山、双峰尖、鲤鱼峰、静风修书洞。南有巢云寺、夺印石、天门松、寄马寨,金扁担(山);东有老祖寺、出米石、出水池、紫云瀑布、郑文彬镌石墨迹、电站。西有静凤当店、清静洞、郑文彬、吴学信等游人诗词手迹、好汉寨等。挪步圆是明崇祯皇帝赐给兵部尚书汪可受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海拔有1244.14米,年平均温度22.8度,森林覆盖率达95%。

9. 黄冈的寺庙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黄州府志》载:“三女仙:何、许、陈三姓女,本县灵东乡人,天性颖悟,结为姊妹,一日同登山修道。

大中元年正月五日,只见山顶雷雨交作,仙乐隐隐,遥见三人升云而去,马蹄鞋迹留于石上,人皆异之,立祠于山顶祀之,后以其地高峻,复立于中稍平处,至今土人祀之。其地灵泉涌出,旱则取水祷雨。”

又载:“仙姑山:在治东七十里,唐时有何、许、陈三仙于此飞升,故名仙姑山。”

这是关于仙姑山及仙姑传说最早最详尽的历史记录,后世文献多引于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166826.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