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科普百科 > 正文

官本位与民本位 (从官本位走向民本位)

作者:谢颖逸 科普百科 2023-05-23 16:53:19 阅读:19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官本位与民本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官本位与民本位以及官本位而非民本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官本位与民本位 (从官本位走向民本位)

本文目录一览

官本位与民本位分别是什么意思

官本位是以官为本,官员放在第一位。民本位是以民为本,人民放在第一位。

官本位的名词解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什么是官本位?官本位首先是一种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官本位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整个社会纳入 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入行政序列,规定其等级,划分其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在现代社会,当官仍然有特权,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还可以有信息获得的高位势。
官本位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一切为了做官,做官为了一切,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祖坟也会冒青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要摆脱贫困和低贱的社会地位,除了入仕,别无他途。人们把升官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读书为了做官,做官意味着光宗耀祖。于是乎,“学而优则仕”,“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了人生两大幸事。就连商人也不例外。不少商人经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政,是为了用钱捐官、买官。卖官鬻爵使官位有着强劲的买方市场。官本位意识是封建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维护和服务于官僚集权体制。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神态,恰是这种观念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官本位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官职可以衡量一切: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 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 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是政府会议管理的最大学问,企业中的 与下属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的官。官本位现象已经覆盖了全社会,孩子们也沾染官瘾。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一大半。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科代表。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
官本位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这种说法起源于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金本位。金本位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由此看来,在最初提出这个名词时,官本位至少有这样一层意思: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渐丰,不仅限于此。
官本位是官的本来涵义的异化。本来,官是一个较为好听的名称:处理 公务曰官。官者,公也。《汉书·盖宽饶传》中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说苑至公》:“博士鲍白令之对秦始皇曰:‘天下官则让贤,天下家则世断,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可见,官的本义是“为公”。正因为以“公”相通,才有了尧舜禅让的佳话。韩非子在其名篇《五蠹》中就说到“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但是在后来,人们的这种观念就发生了转变。也就是在韩非的那个时代,社会上就产生了重官的思想:“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官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至少包括了这四点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多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官本位意识 , 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现象、官本位行为等多方面的意思”。在本文中,它具有特定的涵义,指的是一种政治文化。
官本位与商本位、民本位是截然不同的观念。要形成商本位、民本位观念,就提倡创富意识,建设重商环境。
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从而实现了我们党在人与社会发展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理论突破。众所周知,把作为创造中国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振兴的目的是富民。要解决好振兴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不能为调整而调整,为振兴而振兴,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振兴战略的核心思想,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注意关注各利益群体、各阶层的呼声和要求,使人民群众在经济振兴中得到实惠。
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就要强化市场机制建设。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内地的落后不仅GDP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差距,更主要是体制的落后,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是国有企业的过度和民营经济的不发育。经济要振兴,要改制在先,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这是实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要在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条件下,正确发挥政府作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必须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运行机制要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宏观管理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从政府配置社会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社会资源为主转变。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培植支柱产业,其立足点都是市场需求。如果无原则地人为地做大做强,则会形成无效投资,甚至成为企业的包袱和政府的债务。所以,政府也要讲退出,要从经营活动中摆脱出来,不与民争利,放水养鱼,给各种市场主体以经营自由。
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就要树立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富意识。内地要振兴,行动起来的不仅仅是政府,广大人民群众更要积极动起来。可以说,老百姓的参与程度,是能不能振兴的重要标志。公民要振奋起来,就是要树立强烈的创富意识、崇富思想、经商意识、创业***,是创富意识的前提。在商业社会,一个人的价值要看你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一个正常的人,不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而只是从社会、从他人索取,那么这个人对社会就是一个负担,自己应该感到耻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发财的市民不是好市民,不是当大老板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要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的精神,倡导富民为本的理念,宣传投资为荣的观念,着力形成创富的价值导向,最大限度地引发老百姓内心的创富欲望和***,让每一个劳动者都成为活跃的经济细胞,让沉淀着的民间资本成为振兴的源泉。
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就要培育创业的氛围、创富的环境。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民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的服务对于企业、对于民众不是恩赐,是本位,是天职,是干部具有现代素质的表现。现代行政的理念就是一种服务的理念。要尊重、培养、关心、爱护市场主体和纳税人。要正确处理好强势与弱势、有为与无为、管与放、给与取的关系,积极培植创业环境,特别是要放开手脚,放低门槛,放活要素,开渠放水。同时,在群众创业意识还不强烈的情况下,要多宣传那些带头致富的能手,同时培植下岗职工积极创业,解决好老百姓想富、会富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它们成为经济振兴的生力军,在创富中起到领跑作用。只要老百姓都忙活起来,民营企业都活跃起来,社会财富也才能很快的聚集起来,人民才能真正的富起来,官本位才会从根本上被打破。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