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科普百科 > 正文

少林寺僧兵 (少林寺僧兵团)

作者:邱意侬 科普百科 2023-05-23 09:35:17 阅读:21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少林寺僧兵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少林寺僧兵以及少林僧兵抗倭是真实的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少林寺僧兵 (少林寺僧兵团)

本文目录一览

宋金时期,少林寺真的有“僧兵”吗?为何他们“不见于史册”?

北宋末年,金军入侵中原,兵戈四起,与京师汴梁百里之遥的少林寺也卷入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为表达对宋王朝的忠义精神,派出僧兵参战。据德虔《少林武僧志》、《少林寺武术百科全书》中提到宋金时期少林寺著名武僧有灵丘、智瑞、福居、智生、惠威、惠琳、海舟、洪温、觉泽、觉远、秋月、澄慧、宗印等13位。


一、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少林寺当时已有武术和僧兵的佐证

据《少林武僧志》(代序言,永祥自叙)所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石友三火焚殿宇,原谱尽灰(毁),师爷德禅富有卓识嘱吾在十六年(1927年)春统抄全谱,入冬月探俗,辞寺赴北国,带走抄谱,乃免绝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少林武僧志》原本已在1928年石友三火烧少林中销毁,现存资料为1927年永祥的手抄本。由于永祥的手抄本出自1928年石友三火烧少林之前的少林寺内所藏《少林寺武僧集录》珍本,记载都为历代所传,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后人附会,并不可信。据程大力《少林武术通考》中指出,但事实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真正找到了有唐一代、有宋一代的哪怕一条资料,可以作为少林寺当时已有武术和僧兵的佐证。

英国史学家约翰·托什认为,“口头传说是经过数代人口头传递下来的知识,它为某一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有。”


二、关于武僧宗印的描述,记载出入很大

《少林武僧志》所记录宋金时期武僧就多属这种口头传说的类型,虽缺乏正史记载,但从中却能找出可取之处,其中的只言片语或可补充正史之不足,从另一角度来推断此类记载的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的13位宋金时期少林寺著名武僧,进入史料记载的只有宗印一人。《宋史·范致虚》记载:“有僧赵宗印者,喜谈兵,席益荐之。致虚以便宜假官,俾充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致虚以大军遵陆,宗印以舟师,趋西京。金人破京师,遣人持?‘登城不下’之诏以止入援之师,致虚斩之。初,金人守潼关,致虚夺之。作长城,起潼关,迄龙门,所筑仅及肩。宗印又以僧为一军,号‘尊胜队’;童子行为一军,号‘净胜队’。致虚勇而无谋,委己以听宗印。宗印徒大言,实未尝之兵……。”

另据《少林武僧志》载,“《宋史》:《少林寺武僧集录》描述:‘宗印者慧灵之长徒,善习单刀、长枪、弓箭等术,尤为弓箭,百步之外射中眼,高空射雁落埃尘,漆夜射贼中印堂,刀密如火削碎金,孤发弩弓箭成雨,神鬼惧怕僧宗印’。”


《宋史·范致虚》描述的是,北宋末年,有“尊胜队”、“净胜队”两支僧兵队伍,为抗击金兵而转战洛阳、陕西等地,最后因致虚的无谋、宗印的自大而失败。

从以上两处记载可以看出《少林武僧志》描述的宗印是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僧形象,但并没有领兵的记载,其原型应该出自《宋史·范致虚》,而《宋史·范致虚》中的僧赵宗印只谈到赵宗印喜谈兵,率领“尊胜队”、“净胜队”两支僧兵抗金,并没有对其武艺高低的描述,两者记载出入很大。

由此看来,可能是后世依照《宋史》记载对宗印进行重新包装,这种情况在少林拳文化中并非个别现象。

三、基本可以肯定:宗印就是宋金时期的少林武僧头领

由于时间久远,资料的缺失,现在我们已无法从史料中找到宗印所率领的“尊胜队”、“净胜队”两支僧兵是由少林僧人组成或参与的直接证明。但范致虚(1122年前后)曾任河南府尹,与少林寺关系密切,在任期间为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立石于初祖庵,因此,这两支僧兵来自少林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另外《宋史·范致虚》中,“有僧赵宗印者,喜谈兵,席益荐之。”这句话很有研究价值,宗印是席益向致虚推荐的,可见当时,宗印应该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僧官或僧兵头领,否者也不会受席益推荐,率领僧兵抗金。

经查阅史料发现,席益,字大光,洛阳人。1124年前后在汴梁活动。由此推断,宗印应该是在洛阳、开封一带修行的僧人,并对他有练兵的评价传出。通过查阅历史我们知道,宋朝自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到1125辽灭亡,只有在边境与西夏发生过战事,中原地区相对比较安定,以至宋朝廷荒废武备。1125年,宋金两国联盟灭辽。战争中,金国发现宋国军力武备荒废,便撕毁盟约,不到两年时间便灭亡北宋。

可见由于尚武精神的普遍流失,北宋末年,宋王朝对外来侵略缺乏足够的抵抗能力。而中原地区的寺院在经历百余年的安定生活,参禅念经基本是僧人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僧人习武练拳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僧赵宗印却喜欢谈论兵事,就不能不称为异常,其最大的可能就是宗印所在的寺院一直延续着习武的传统,有常备僧兵的存在,使寺内僧人有谈论兵事的条件,联系到宗印应该是洛阳、开封一带的僧人和少林寺自唐代流传下来的习武风气以及僧兵制度,基本可以肯定:宗印就是宋金时期的少林武僧头领。


四、从现在资料来看,可以证明宋金时期,少林寺确有僧兵存在

以武报国、忠君为民是少林寺的传统宗风。少林寺在 受到外族入侵的危急关头,派出僧兵抵抗金兵,并血流沙场。但是,封建王朝是以儒学作为主导地位来进行统治的,上层阶级也多由儒家子弟来把持。这就注定了,无论是禅宗还是武术,在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社会中地位都不会很高。僧人们只有和政治挂钩,“执干戈以卫社稷”,为封建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名留青史。否者,只有默默无闻,流传于民间,不见于史册。

为此,随着佛教世俗化的加深,佛教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积极向儒家经义靠拢,在儒家忠孝仁义正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当封建王朝出现外族入侵的危机时,僧人们也脱下僧衣,拿起武器参加到保家护国的战争中来,“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就是当时僧人忠诚报国,不畏牺牲的真实写照。

据记载,嘉靖年间,抗倭将领胡宗宪的《筹海图编》卷11《僧兵》中描述:“今之武艺,天下胥推少林,其次为伏牛。要之,伏牛诸僧亦因御矿盗而学于少林者耳。其次为五台。”可见,少林寺习武练兵的传统宗风一直保存下来,对后世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少林僧兵》这部电视剧怎么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少林僧兵》一开始,就把古代最会和日本打仗的戚继光扯进故事里,我上来还奇怪呢?能扯得上吗?再往后看看,原来还是“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路子,不过就是把大刀换成少林功夫拳脚而已。当然,僧兵抗倭在少林寺的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但之前在屏幕上极少亮相,鲜为观众所知,《僧兵》的编剧能把僧兵和倭寇联系起来,也算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不过,编故事就老老实实编吧,这部戏把戚继光也编到“岔路”上去了。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戚继光是一个有勇有谋、治军有方的杰出将领,他率领的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以“保国卫民”为宗旨的他,在剧中却下令杀死大批被迫“通倭”的老百姓!我认为这完全是编剧对其人物性格的理解有误,以致扭曲了民族英雄本身的闪光点,实在不是一部“史诗正剧”的做派,罪过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网络上已经有人笑称这部戏里的戚继光很有“西门吹雪”的性格特征,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其实,如果仔细看《少林僧兵》的细节,扯淡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戚英雄在此剧开始屡败屡战,少林和尚居然能代替戚继光训练部队!很明显的,编剧就是要把好戏、好汉,全装进包袱里留给少林僧兵们最后抖落出彩呢。所以,不管前边故事如何窝囊,估计最后肯定是少林僧兵一举击败倭寇,斩获头功。这部戏更有意思的是,一个日本女人“秀子”居然锲而不舍地爱上了少林和尚“月空”,“月文”也和“李若兰”谈起了恋爱。尽管《少林僧兵》里有“谋女郎”李曼,洪金宝的公子洪天照这些演员看点,女主角不乏靓丽、男主角也够帅气,但我还是不能忍受光头和尚们在“佛门净地”大肆谈情说爱,这几段感情戏加得实在不是地方,罪过啊!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