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在线学习 > 正文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谁提出的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时间)

作者:吕图图 在线学习 2023-05-21 19:59:25 阅读:26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谁提出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谁提出的以及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谁提出的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思想,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提出来的。当时中国面临“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急需回答,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对策。虽然有些是直接为应对当时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譬如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等。但决不能将邓小平以其丰富的斗争经验,非凡高超的谋略艺术,而陆续提出的一系列光辉的战略思想,说成是“局部性策略方针”,只是应对特殊形势的“权宜之计”。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譬如邓小平针对当时有人希望中国“扛旗”和“当头”,而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他还一口气讲了三个“永远”:“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页)既然是“国策”又是“永远”,还能是什么应急的权宜之计吗?后来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些重要战略思想,即著名的“四句话16个字”:“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更是闪烁着长期战略性光辉,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现在人们常说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八个字,实际上是邓小平上述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经多次归纳概括高度浓缩后的提法,这对中国显然具有长期战略性指导意义。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什么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具有的战略勇气、战略胆识和政治智慧。这一方针不仅为我国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