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科普百科 > 正文

大乘金刚经总持论浅释 (大乘金刚经总持论解释)

作者:温海滢 科普百科 2023-05-20 06:53:18 阅读:22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大乘金刚经总持论浅释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大乘金刚经总持论浅释以及大乘金刚经总持论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乘金刚经总持论浅释 (大乘金刚经总持论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和金刚经是什么关系?

这两部是不同的经。
  (《金刚心总持论》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佛教界流传很广的一部经典,它选自佛经中的《般若经》,是古代南北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译者是著名的鸠摩罗什法师。禅宗六祖惠能(广东人)***,就是因为听到这部经而开悟的。
  《金刚经》能开发智慧,我们生命的内涵是福德和智慧,佛陀称为两足尊,就是福德与智慧都达到圆满。“有福无慧,香象挂璎珞;有慧无福,罗汉托空钵”。
  通常人都活得很累,心里的负担很重。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观念里,就是相同的环境,因各人的观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怀。同样一轮明月,看到它有人伤心、有人欢喜,一切唯识所现。“心生则种种法生”。“李广射虎”说明心识的力量有多大!“杯弓蛇影”告诉我们心病还须心药医。《金刚经》可以扫除我们心灵的尘埃,提高我们心境的层次。
  通常人执着很厉害,执着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事业、我的财富……,而不知道世上的所谓家庭、幸福、事业、财富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和合的,不可执着的,仅仅是假相而已。宇宙人生就是四个字:“因缘因果”。所谓儿女,就是你的因果罢了,不是来报恩的,就是来向你讨债的,学习《金刚经》可以使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使你对生活的各种现象有洞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学习此经还可以消除业障。我们从无始以来由于贪、嗔、痴所造的业,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不得不接受果报。因果报应有现报(此生报)、生报(来生报)、后报(后生或后几生报)、不定报。《金刚经》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持诵《金刚经》反而受人歧视,那么他前世因果本应堕恶道的报应,就能消除。
  最后,学习《金刚经》可以成就无上佛果。般若(译为大智慧)是诸佛之母,有大智慧就可以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盘(没有烦恼)的彼岸,了脱生死直至成佛

佛教金刚经讲什么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
“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
“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

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著名偈颂: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

在尘世中,跌打滚爬,奋斗得很煎熬、很痛苦、甚至很绝望的时候,回头想一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辛苦劳累折腾自己对得起自己吗?对得起内心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或许一个反省,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体悟一下这首诗:寒窗苦读十年短,朝房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功名利禄不如闲。

再品味一下刘备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话:前两次造访,没有见到,第三次正好诸葛亮在午睡,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口念:“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为什么有人奔波劳累、苦不堪言,而有的人却享受着神仙般的生活?好好想清楚这个问题,就能找到从烦恼中解脱的法门。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烦恼都是自寻烦恼: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知足常乐。知足之足常足矣,无欲无求,即便一无所有,也是一切具足。有求于人,就会低人一等;无欲无求,即便上帝来了也是平起平坐,这是自性中本有的高贵。

如何能无欲去求呢?素位而行,不愿乎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则无入而不自得焉!

《金刚经》就是告诉你“本心”是什么样子。“本心”无形无相、非色、非香、非声、非味、非触、非法,一切向外的寻求都是虚妄,“无求”便是安于“本心”,一起心动念便成为“有求”、“有为”而背离了“本心”。

为内心而活,从心所欲,率性而为,活出真性情,真性情便是真佛、活神仙。活在真心之中便是佛,虚妄执迷便是凡。放下虚妄便是真,真意是啥?欲辨已忘言。

“本心”不可描述,只能自己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谓“本心”,即非“本心”,是名“本心”,只是为了表达方便而设立的一个概念而已。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