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方戏剧剧种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戏曲剧种)

作者:黄宗琬 生活经验 2023-05-22 01:34:41 阅读:32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流传于山东半岛地方戏剧剧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流传于山东半岛地方戏剧剧种以及地方戏曲剧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方戏剧剧种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戏曲剧种)

本文目录一览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柳腔。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她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她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

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

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只有一种,就是柳腔。

柳腔,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

音乐

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

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