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干货分享 > 正文

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中的五戒是什么)

作者:孟婷儿 干货分享 2023-05-18 04:12:25 阅读:20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佛教戒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佛教戒律以及佛门七大清规八大戒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中的五戒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佛教十大戒律

佛教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第一戒,不杀生。简说:不杀害一切有情生命。

第二戒,不偷盗。简说:未经物主允许不取为己有。

第三戒,不非梵行(不淫)。简说:不与人、非人等行淫事。

第四戒,不妄语。简说:不说虚妄之事,尤其是大妄语--未证言证。

第五戒,不饮酒。简说:不沾染麻醉神智之物品,含烟、酒、毒品。

第六戒,不著华鬘好香涂身。简说:不可打扮华丽,不可在身上涂抹高级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

第七戒,不歌舞观听。简说:不可观看聆听唱歌、跳舞、戏剧等相类似的声光视听娱乐。

第八戒,不坐高广大床上。简说:坐卧起居不可使用宽大舒适的床、椅。

第九戒,不非时食。简说:也称为“过午不食”,即是过了中午之后不得吃饭、用食。

第十戒,不捉钱金银宝物。简说:不拥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钱珍宝等财产。

扩展资料:

佛门戒律,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戒

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佛家戒律有哪些?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饮酒。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须要坚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

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扩展资料:

佛门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

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